淮河流域农村经济分析-淮河流域农村经济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
淮河流域都有什么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蔬菜等?有人知道吗?
淮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和以及高粱。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等。水果主要是梨,少量苹果。蔬菜有青菜、菠菜、西红柿等等。总的来说淮河流域由于是温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日照较好,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北纬30°55~36°36,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
我国大麦主要产于淮河流域及其北部地区。大麦籽粒扁平,中间宽,两端尖,呈纺锤形。大麦籽粒在成熟期与内外引理紧密结合,容易分离。大麦的营养价值 大麦粗蛋白含量为17%~12%。它在谷类种子中含量很高。
淮河流域适合种植梨、柿子、桃、杏、葡萄、山楂、石榴等水果树。
淮河全长1000公里,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
流域耕地面积18326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薯类、 大豆、棉花和油菜,19***年粮食产量为8496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 的17.3%。农业产值为2844亿元,人均农业产值为1812元,高于全国同期人均值1345元。
淮河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沿淮各省缺乏协调,独自发展,人为分割了淮河经济带的内在联系。要打通上中下游的运输网络,规划建设沿淮铁路,形成新的“陇海线”。建设沿淮高速公路,形成沿淮城市四小时商务圈。
科学规划淮河经济带空间布局,完善沿淮重大基础设施,促进淮河流域上中下游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集聚,形成“一带、三核、两枢纽、多节点”的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力争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三淮一体:把淮阴市城区、淮安市城区和淮阴县县城有机连接,形成三淮一体格局,以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地域经济发展。
经济腹地的案例分析
1、首先,区域经济有三大构成要素,即经济中心、经济腹地、经济网络。
2、经济腹地是经济中心的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地域范围,指具有经济中心功能的强辐射区域,具体来讲就是经济中心或者交通枢纽的主要辐射和服务的区域。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区。
3、其规模受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城市周边地形起伏、河流长度和流域范围、***分布和发展程度、交通网络布局、商品流量、城市网络密度和人口分布都对城市吸引力范围和腹地规模产生影响。
4、浙江省经济的强大是有 历史 的根源的, 历史 上,浙江人就非常善于做生意,到了现在,浙江做生意的可以说就更多了,因此浙江省民营经济是比较发达的,这个就是浙江省经济强大的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了。
5、王潇音(2017)研究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为依托,以乡镇农村为经济腹地的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区域经济地理单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