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疫情下的农村经济政策调整论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疫情下的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疫情下的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疫情过后,米面会涨价吗,农村粮食收购价格会提高吗?
我不认为疫情过后粮食类会涨价,相反的是疫情后粮食、蔬菜及副食品甚至各类商品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价,因为那时候市场流通更好,各行各业特别是工农业生产会加快,各类商品都会回归正常生产和供应,粮油价格不会因此而涨价。
疫情过后生活必需品(米面)不会涨价的。农村粮食收购价格也不会动荡太大,国家统计局及物价局都相应有政策在限制。
1: 疫情过后米面不会涨价原因分析:河南省是大麦种植大省,每年6月中旬是丰收季节。每年产量都在提高是供大于求的关系,不会存在“缺吃”而抬高价格?
2: 疫情期间有相关部门统计报出:国家物质储备局米面是充足的。可以在疫情间和疫情过后完全控制好相应的储备工作的。不会出现农村粮食收购价格提高这种情况的。
3: 疫情过后国家经济不断的复苏,政策执行及落实都有人员管控,老百姓生活必需品是一定要稳定的。
应该会涨价的,今年国家几乎一直在无偿放贷,在疫情未控制情况下又加速漫灌,会亏损非常多。而且挣钱的环节由于疫情破坏,大部分东西也都生产不出来,即使生产出来也无法流通。而东西少了就会越来越贵。另外国家人民收入方式非常不平衡,有个别人躺着挣钱,不过绝大部分人都是没有挣钱机会的。这种不平衡现象,会使物价飞速上涨,从而使米面也涨价。
目前农产品涨价的现象,也是比较普遍的,主要是由于交通管制原因引起。
交通实行管制以后,农民种的粮食蔬菜都不容易运出去,市面供应的粮食蔬菜也较少,物以稀为贵,涨价是必然的。
再者就是由于疫情缘故,许多粮油店都关门歇业,市场上卖米面粮油的很少,才会导致涨价。不过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交通管制可能会逐渐的放开,诸如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也会正常运行开来,如此一来,已经涨价的粮食蔬菜也有可能会逐渐降价,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我们是农民,但吃粮全都是靠买粮吃的,一人只有七分地,就是全种成粮食也不够吃,粮食涨价我们这里地少人多就不好过了,相反有地多的地方就只盼着粮食涨价呢,能多卖点钱,太不公平了,
从当前的国际、国内的疫情和农业生产情况上看,疫情过后,米面价格存在上涨的趋势,农村粮食价格上涨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今年农民的种田收入应该会好于2019年。综合当前市场形势看,影响米面等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不仅仅是疫情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
先说说当前疫情发展情况:目前,国内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每天新发生的多为境外人员,预计国内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清零。但是国际上却越来越多,截止4月2日,海外共有200余个国家发生852640人,排在第一的美国高达199092例,将近20万人。
由于疫情分布较广,有专家预测全球至少还会持续3-5个月的时间,尤其是美国、德国、荷兰、加拿大、土耳其、西班牙等一些农产品生产国偏重发生,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会影响到世界范围的粮食供给不足问题,所以国际粮价上涨即将成为现实,由于我国加入世贸以后,与各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比较广泛,因此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国内粮价。
由于我国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来抓,通过保护价收购、发放各种补贴等形式,鼓励粮食生产,近5年每年粮食总产均在6.5亿吨以上,从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情况看,稻谷和小麦的总存储量在1.7亿吨左右,其中稻谷在1亿吨左右,小麦在7000万吨左右,储备比较充足。
影响米面价的因素,只能是进口大米、面粉可能会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2019年我国进口谷物及谷物粉只有1785.1万吨,比2018年下降12.8%,谷物自给能力持续上升。而进口的大米只有245.6万吨,小麦进口300万吨左右,两者相加不到总消费量的3%。
从上面的数据可见,即使国际上大米、面粉价格大涨,我们国内的大米和面粉的价格也会上涨有限。
至于今年农村秋粮价格,我们的看法是今年粮食价格出现普遍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但涨幅有所区别,预计小麦价格会在1.20-1.30元/斤之间,普通粳稻价格在1.35-1.45元/斤左右,玉米干粮价格达到1.0-1.10元/斤。这只是个人看法,不可做为投资依据。
(文/三农广讯)
今年受疫情影响,农村基础养老金会不会继续提高?
今年我国冠状病毒疫情影响非非常厉害,特别对于农民工而言,收入可以说是大大的降低。毕竟现在已经到了3月中旬了,还有1亿多的农民工没有外出打工赚钱,在家里等待着一生的过去,准备到城市里找工作。
冠状***疫情造成了农民的收入大幅度的减少,这也相应的带来了老人的养老问题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至少子女对老人的赡养费用给的少了,甚至有的子女家庭的经济开支都难以致富,更别说养老问题了。
现在我国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平均在95元每个月,这是国家规定的基础养老金。但是各个地方根据财政的不同,也会在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加一部分养老金,所以使得我国各个地方的基础养老金的数额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山东目前基础养老金就是***元每个月加上地方,每个月山东统一为118元。当然最多的是上海地区的农村基础养老金平均为1100元,其次就是北京地区的农民的基础养老金为930元,再有其他的地方的养老金都是比较少的。相比较而言,南方的基础养老金比北方要高一些,东部的农村基础养老金比西部的要高一些。
对于疫情下的农村基础养老金,基本上各个省份都进行了调整,一般每个月调整的幅度在2~5块钱之内,个别地方上调的幅度稍微大了一些,比如江苏省调到了208元每个月。还有一些地方,基础养老金上调是依据缴纳了[_a***_]年的,农村养老金进行上调一般是每多交一年一个月多发几块钱。
我国农村的基础养老金的多少一般是以国家为标准或者是一个省份为标准,当然对于发达的地级市也是有一定标准的。主要是那些基础养老金有当地的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目前基础养老金最低的应该是黑龙江地区。
还有一些地方基础养老金达到一定年龄,每个月就多加一部分钱。比如山东省达到70岁,每个月上涨5块钱,达到80岁以后每个月上涨8块钱,达到100岁以后每个月直接发500元。对于个人而言的养老金一般是按照“多交多得,少交少得,不交不得”的分配原则。如果说真的不交的话,60周岁以后只能够享受基础养老金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疫情下的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疫情下的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1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