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哪些,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哪些内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0全面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集体经济制度到底是什么?
农村集体经济制度:
是指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包括各种形式的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份制合作企业等形式。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怎样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
这是改革试点的重要基础。重点是探索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具体办法;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登记备案机制;依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好农民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
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
这是改革试点的重要目的。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从实际出发,进行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土地等***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在充分尊重承包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对于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探索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对于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集体统一运营管理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鼓励在试点中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股份合作的不同形式和途径。
謝謝你的邀请。
答:集体经济制度,我简单一点说,比较记得住好理解,不要象专家说的哪么复杂,让老百姓听不懂,弄不明白。
首先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的主要体制是,国有制,农村集体所有制,允许少部分私有制存在。
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再简单一点说,就是除了宅基地上的房子,归私人所有外,其余你村的一草一木,每寸土地的权利,都归集体所有,同样这些资产,所产生的经济收入,都归集体所有。
村委会是集体的领导机关,村委会有权,把集体的经济收入,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不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分配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每个成员,这就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制度。
由于改革开放,是先从农村开始,第一步是在生产队领导下,我们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是***核算,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到了九十年代,我们又进一步进行改革,实行的是分田单经济制度,这时候的农村集体经济,基本上沒有收入,村集体沒有钱,也就不用象原来那样,进行年终决算分配了。
2020年我们要对集体,经济体制改革,你好问集体沒有收入,你改什么呢?主要任务是盘活集体,没有分配完的集体资产,如:集体的房子,集体剩余土地,集体建设用地,集体荒山荒滩,把这些资产,进行量化后,印成股票发给村民,以股份制股东大会的形式,分配集体收入。
那么这些死的集体资产,怎么样变现,分配给村民呢?有***打建土地股市平台,把你的余下的土地或资产,拿到股市上进行交易,这样集体就会有收入,村民就可以有分红收入了。
以上就是我对你提的问题,简单的回答,不知道你是否听明白?
1***9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从1***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同时,国家从1***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1***9年3月,中国价格体制改革开始进行,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分为两个阶段。从3月起到1983年底为第一阶段,以有***地调整价格为主,包括提高粮、油料、生猪等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肉类、蔬菜等8种主要副食品[_a***_]价格,全面调整纺织品价格,提高一部分重要原材料、燃料价格等。
1984年以后第二阶段,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放开价格为主,包括从1984年1月1日起,机械产品首先试行按质论价、分等定价的新政策,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1985年大规模放开农业副产品价格,适当提高铁路短途客票价和货运价,1986年8月下旬开始放开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等7种工业消费品价格,11月开始又放开包括日用杂品等24个大类749种小商品的价格,1987年下半年开始放开百货、文化小商品价格等。
农改是什么意思?
“新型农改”是一场有组织、有布局、有层次的改革大业,着力打好主攻方向,通过基础保障提供支撑,而后兼顾改革其他事项。通过新型农改的发力,一幅清新、繁荣、舒心的农村画面,值得期待。
农改不是词语。
农(拼音:nó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农的古字形字状似一个人手持工具在山林草地耕作,本意指耕作,引申泛指农事、农业,又指农民。古时亦有田官、勤勉之意。
改(拼音:gǎ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是指更改、变换、交替。特指纠正错误,引申指修正。金文用作人名。
"农改"是指中国大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称“三步走”战略。其目标是通过逐步放开***生产、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推进乡镇企业等措施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具体而言,“三步走”战略分别为:
第一步:1982-1984年,在保持国家统一领导下,试行以合同管理土地、自负盈亏的“包干到户”政策;
第二步:1985-1990年,在全面推广“包干到户”的基础上,分阶段建立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第三步:1991-2000年,在不断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联系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支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参与经济活动。
农改全称“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
但是随着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改革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等给城市带来的巨***展和变革,农村的经济弊端和落后显现出来,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所谓“三农”问题显露出来。
党中央、***院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是:以转变***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为突破口,妥善解决和处理乡村债务问题,以此带动和促进其他农村改革和农村工作。
农村综合改革涉及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和方面,目标是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农村基层单位改革是什么?
干部任期由3年延长至5年。对于国家或者村干部自身制定的一些发展规划,需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才能最终看到效果。而以往3年的任期内,往往看不到村干部有多少的政绩,国家的一些规划与举措在很短的时间内也并未看到效果。很多时候,村干部并没有足够的时间熟悉村子的发展状况,3年的任期也并不能将一些规划付诸行动。因此,考虑到这一点,一些试点地区开始尝试将村干部的任期由3年延长为5年,进一步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
二、村干部体制改革二:身兼多职
既当村主任,又当村支书。以往,村两委的两个领导并非是同一人,即村主任是一个人,而村支书是另外一个人。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管理方面及责任推诿的问题,不利于内部的团结及乡村的稳定和谐发展。因此,在一些试点地区,国家开始尝试将村主任与村支书两个重要职务交由一个人担任,以便更好的管理农村。事实上,这一点国家早就有提及,也与简政放权的方针相吻合。
三、村干部体制改革三:薪资及***待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有哪些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1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