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太贵,化肥农药太贵怎么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化肥农药太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化肥农药太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为什么粮食不涨价,反而化肥和农药经常涨价呢?问题究竟出现在哪?
- 为什么化肥农药一路上涨,而粮食的价格却四平八稳涨1分钱都难?
- 为什么农民的农副产品涨价,其它的农药,肥料都要涨的高于粮食几倍,等于粮食没涨吗?
为什么粮食不涨价,反而化肥和农药经常涨价呢?问题究竟出现在哪?
粮食不涨价是国家调控,不能涨太高,涨高了怕吃不上饭,不涨,太低了农民种地没有积极性了。
农药,化肥不知道为什么老涨价,原料贵?中间商太多了?国家应该调控,农药化肥涨太多了农民种地没有钱赚,将来没有人种地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外国人手里了,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想想都可怕。
为什么化肥农药一路上涨,而粮食的价格却四平八稳涨1分钱都难?
农资价格上涨很大因素是资本操纵的结果,粮食价格稳定是国家调控的结果。如果国内粮食价格大涨或爆涨,那就是出现了国外进口断链、国内无人种粮现象,此时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局面形成。
"民以食为天"。因为粮食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须品,如果粮价不稳就会生牵一发而动全身,无粮不稳,所以国家历来对稳定粮食价格都有严格的特殊要求……粮食大如天!
为什么农民的农副产品涨价,其它的农药,肥料都要涨的高于粮食几倍,等于粮食没涨吗?
很早以前,河南遭遇了蝗灾,蚂蚱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农民种的庄稼,悉数被吃。农民个个叫苦不迭。
在那个年代,粮食产量很低,许多农民都没有余粮。一旦哪一年遭了灾,粮食减了产,农民的日子就没法过了。如果不出门逃荒要饭,必定饿死家中。
蝗灾的发生,导致大部分农田颗粒无收。于是,农民们开始四处逃荒保命。
河南中部地区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村庄四面都有大山遮挡,唯一的一条出山道路还沿着山崖,蜿蜒曲折,如果不是经常行走之人,必定迷路。可以说,这个村庄非常封闭。
正是因为这个村庄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河南全境大面积遭受蝗灾的情况下,这个村庄得以幸免。据说,除个别地块被零星的蝗虫光顾外,大部分农田都没有遭受蚂蚱蚕食。当年的粮食作物依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由于这个村庄信息闭塞,在山外大面积遭遇蝗灾的时候,这个村庄的老百姓并不知晓。直到山外有一个讨饭的农民来到这个村庄讨饭后,这个村庄的农民才知道了山外的灾情。于是,有经济头脑的部分村民看到了商机,纷纷将粮食挑往山外高价售卖,即便是售价比平常年景高出30倍,也不愁将粮食卖掉。其他村民得知这一信息,也加入了卖粮的大军,一时间,出山的小路上挤满了卖粮的人们。
据称,仅此一年卖粮,全村的平均收入都平均增长了20倍以上。以前的老光棍,也娶上了媳妇;以前破旧的农舍,也焕然一新。户户的日子都过的红红火火。
通过以上这个故事,你会发现什么?你是不是会发现“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现在的农副产品价格高,农药、化肥价格高,而粮食价格低。究竟是因什么原因引起的?除了化肥是因生产成本高之外,无外乎是因农副产品产量低,市场供应不足,而粮食产量高,供应充足造成的。如果粮食作物绝收5年,你看看粮食价格还会低吗?
其实,市场规律就是这样,当某种商品生产过剩时,它就不会卖出高价钱,反之亦然。
多谢邀请!的确这几年农民在网上发声,要求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一点,可是农产品涨价真能给农民带来增收吗?自土地到户至今,农副产品价格基本上呈上涨趋势,可农民为什么觉得农副产品象没有涨价一样呢?我也一直关注和调查这个情况!
农资价格上涨给农业生产增加了成本。现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已经放开了,价格由市场说了算,只要能卖出去,你卖出“天价”都可以的。而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经营必需品,再贵农民都要购买,农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就是看中这一点,调控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市场。80年代,尿素80Kg一袋只需19元,而如今需要160元/包,氮磷钾复合肥在80年代50kg一袋,进口复合肥也只需60元/包——70元/包,而如今165元/包(国产的)。而农副产品呢,也在上涨,而且上涨幅度也很大,水稻40年前,议价22元/百斤,如今125元/百斤,小麦40年前19元/百斤,如今112元/百斤,可为什么农民觉得农副产品象没有涨价一样,还是没有增收呢?
看来农民不增收,与农副产品价格涨跌没多大关系。即使农副产品价格是“天价”,农民照样不增收。我国农业生产主体还是2.3亿小农户,农村常住人囗仍然在5.64亿人以上,小规模种植不仅成本大,产出率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小规模种植已经不适应当今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了。我的调查发现农药、化肥价格并没有高出农副产品价格几倍,农业生产经营没有利润,可能是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力低,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因。
农副产品价格今年是上涨的,象水果蔬菜、禽畜水产今年价格都大幅上涨了,可农民增收了吗?我们的农副产品销售环节冗长,如果水果从农民手中收购每斤只需1元钱,经过中间环节倒手之后,卖给终端消费者需要10元/斤,中间5——6道环节层层加价30%——50%,即使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农民还是只得到1元/斤。农民在市场销售上处于弱势地位,在参与农副产品利益分配上,被早早踢出去利益分配集团了,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似乎与农民无关了。
农民不增收与农资价格涨幅的影响没有关系,农民不增收,可能与销售和营销有很大关系。农民要想增收,必须参与市场营销,参与利益分配,必须在农副产品销售上有定价权、话语权。在销售上必须减少中间环节,农民可以利用[_a***_]平台、农贸市场、专卖店等方式销售,走自产自销的道路,把农副产品销售到消费者厨房餐桌上。
农业必须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智能化发展路子,农业必须现代化、科学化才能有效益,农民才能增收,必须加大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发展高效农业,农民必须闯市场,跑市场,参与市场经营,才能参与市场利益分配,否则农副产品涨到“天价”,农民也没有参与利益分配的权利。
农民不光是农业种植者、养殖者,还是农副产品深加工者,市场销售主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增收。农资生产销售也需要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农资价格也需要上涨,农资生产者、销售者是商人(家),需要纳税,需要养活企业员工,需要扩大再生产,追求利益最大化,做为农民,我们不能奢望农资降价或不涨价,那是不现实的,人家也要生活,我们农民只能改变,思想要与时俱进,生产力要发展和科学,生产方式要先进,要积极参与市场销售和生产经营活动,不能被动地由经销商、经纪人、利益集团说了算,自己没有了发言权。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关于农产品价格丶农民增收,农资市场如果你有话要说,欢迎补充留言!
为什么农民的农副产品涨价,其他的农药,肥料都要涨的高于粮食几倍,等于粮食没涨吗?
惠农圈为你答疑解惑!从粮食的行情来看,从2014年到现在,收购价是逐年低迷的,不仅没有跟着物价上涨,反而价格还压低了,特别是小麦,今年的价格更是创造了近5年最低,民间普遍的收购价在1.1元每斤,而最低保护价也下降到了1.12元每斤。去年的民间卖粮价格还在1.15元一斤,可见粮价一直是在低迷中。
题主所说的农副产品涨价,农药化肥的价格几倍的翻涨,如果是以粮食来看的话,那就是粮价一直没有上涨,农资的费用却在逐步的提升。特别是在这几年里,因为环保而引发的生产成本增加,环保税征收、原材料减少,农资的涨幅很高,而粮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低迷,让农民的利润被压缩,这就是为啥农民不愿意种地的原因。
之所以粮价会低迷,其实还在于我国的粮食太多,临储量太大,如今的临储拍卖正在进行中,小麦的存储量达到了7000万吨,其他的粮食也有着惊人的储存量,这样一来粮价想要高也高不起来,毕竟国家只能进行适当的调控,并不能干预市场,因此粮价受到供大于求的影响才会走低。
而如今的粮食进口量也在增加中,虽说在国家的安全防线内,但原本国内的储藏量就很多,还要进口,自然也是影响了粮价,毕竟国外的粮价要低一些。
而至于蔬菜、水果,今年的上涨幅度还是很猛的,很多农户也从中赚上了大钱。果蔬作为一种商品,它受到市场的调控比较大,涨幅主要是看市场,涨价也很正常,大家咋看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化肥农药太贵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化肥农药太贵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