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增长,化肥农药增长的原因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化肥农药增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化肥农药增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夏”生产陆续展开,今年的化肥涨价了吗?
答:三夏农忙季节,广大农村现在正在抢收麦子,马上要种玉米大豆,插秧农耕及需要化肥农药,在目前情况下,化肥农药之内,价格有所上调,为什么上调,国家提昌清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多少矿物质***,正在整改和补救措施,所以生产厂家一时没有货原供货,影响了市场货物短缺,所以化肥农药之内产品只有在冬季库存了一些,商家有小福度上调,价格原3550元1吨,现在上调在4000元1吨,上调不大,老百姓还能接受。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供应总体充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明显推高今年粮食生产成本。春耕期间化肥价格季节性上涨不明显,但随着“三夏”作业如火如荼地展开,化肥价格开始小幅回升,预计至秋冬季农业生产开始之前,化肥价格上行空间不大,不会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秋冬种启动后,农业用肥需求明显增加,化肥价格还将小幅上涨。
今年上半年,我国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复合肥平均出厂价格分别为每吨1955元、2658元、2192元、2500元,同***别上涨23.0%、14.2%、12.6%和22.5%。春耕期间,化肥价格总体平稳,4月份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出厂价格分别为每吨1900元、2650元、2150元,环***别下降20元、50元、50元;复合肥每吨2500元,环比基本持平。但5月份以来,随着“三夏”作业陆续开展,化肥价格开始小幅回升,6月份国产尿素、氯化钾出厂价格分别为每吨2020元、2150元,较4月份分别增长120元、100元,磷酸二铵和复合肥价格环比基本持平。
“三夏”期间,农业用肥稳定,预计化肥价格基本稳定,市场将不会出现大涨大跌,9月秋冬种开始后,化肥需求增加,价格仍将小幅上涨。
具体来看,由于春耕期间是全年用肥高峰,化肥价格一般都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但近年来,由于我国化肥产能总体过剩,加之籽粒玉米、水稻等高耗肥作物面积调减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农业用肥需求开始由升转降,春耕期间化肥季节性上涨特征已不明显。
化肥零增长,是否意味着化肥历史使命已经或将要终结?
零增长并不意味它的使命将终结,倒是透露出了农民对于科技兴农的认知感,由化肥的滥用而转变为适量使用和配方使用,由药、肥残留超标向有机食品过渡,体现了农民的思想在转化,生活条件在提升。
化肥零增长确实是好事,说明国家正在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把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了首要位置,化肥的历史使命己经在向终结渐渐靠近。
长期使用化肥,土地形成了依赖,人们思想形成了依赖,没有它庄稼长不好,没有它粮食不高产,不高产就没有经济效益。为了高产大量使用,在土壤和粮食里存在很多转化不了的化学成分,人吃了就会积攒在身体里,日积月累达到一定的量就引发各种疾病。虽然不精通医道,但是很容易想象得到,追求的那点经济效益和人的健康相比不是一件合算的事情,甚至还有很多用钱根本无法医好的病病。
记得最早的时候的是氨水,后来有了袋装碳酸氢铵,再后来有了美国二氨,一步步升级,过去一亩地用一袋,现在一亩地用3~4袋复合肥,地就那些地,看到的是不断增长的产量,从以前的四五百斤,七八百斤到现在的一千多斤,可以想想看,这个产重量来自哪里?当然化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咱们吃的小麦大米,说是吃粮食,跟吃化肥有什么区别,只不过通过植物转化变成了粮食而已,转化彻底不彻底还是一件说不清的事。
让土地回归有机质,从长远看值得,让粮食回归真正的绿色,从长远看非常值得,让化肥退出历史舞台,从长远看更是非常值得。最后谢谢悟空邀请。
感谢邀请回答问题,我是二少说农村,农村人说农村事!
化肥零增长,是否意味着化肥的历史使命将要或已经终结?
化肥,当今社会农业生产生活中可谓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不管是种植农作物还是果树以及土地里面任何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东西,貌似这一切都离不开化肥,就好像人类离不开食物一个道理。
而化肥的零增长与它的历史使命一点儿不搭边,不能混为一谈。化肥的零增长只是说市场需求与生产销售达到了饱和。而且化肥价格近些年已涨价不少,但是想要让化肥退出历史舞台目前来看是幻想(或许几百年后能找到替代化肥的东西吧)。
农业生产当中,没有化肥也就意味着没有产量,农户们在目前这个高产情况下都挣不了钱,那么不使用化肥产量降低后还能挣到钱吗?这样我们种地还有什么意义?难道全都回到自给自足的时代,那么广大的市民朋友们该怎么办?
下面说说化肥零增长的原因:1.农村土地大量撂荒、(就拿我们村来说,现在跟十年前相比土地抛荒占比在百分之五十以上)。2.有机肥的大力推广使用,当今社会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温饱问题已经成为过去,现在追求的是品质)大家都提倡有机、绿色、生态,所以有机肥的使用更加广泛,抢占了化肥的一部分市场。
化肥零增长,只是说生产与销售控制在饱和状态。并不代表它的使命完结!
感谢***兄邀请回答,以前都是忽略这种问题,怕回答的不专业,今天尝试回答一下,***装专业一下。
化肥零增长,是否意味着化肥历史使命已经或将终结?
怕是题主对“化肥零增长”这句话有误解,“化肥零增长”不意味着不使用化肥了,零增长的意思是使用量的零增长,尽力保持现有规模用量,争取负增长,降低使用量,提高利用率。
背景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是2015年2月农业部下发的文件。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以“稳量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节约、[_a***_]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原因
从化肥进入中国的百年间,大规模普遍使用已有40余年历史,尤其是百十年代达到新世纪这段时间,化肥的使用进入了高峰期。但是随着科学种植观念的推广与宣传,人们对于环保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化肥的使用量在近几年大幅度降低,从年均增长率5.2%讲到了1.5%,或许2019年已经低于1%以下了。
不过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作物亩均用量依然高于它们。化肥用量的超标不仅增加农业种植成本,又对农业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土壤的肥力的影响不可忽视。短期看化肥提升了土壤肥力,长期看渐渐削弱了土壤自身营养转化的能力。这就比如让一个小孩子一直喝奶,不让吃饭一个道理,虽然奶粉带来的营养比吃饭消化获得的营养物质更加均衡丰富,但是长此以往,会造成小孩子的消化系统能力退化,进而影响自身营养摄取能力的下降。
降低化肥使用量,不会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影响。我们国家用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而我国的化肥使用主要集中在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上。将化肥使用量大的领域的指标降下来,不仅对粮食安全不会造成影响,更能够减少经济作物种植成本,最后降低消费者到手的购买价格。
措施
科学技术上,研究开发新的有机肥品种和先进的施肥方式方法,像这些年使用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与做法,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不仅农作物没降产,反而产量有所提升;
宣传教育上,要对农民进行集中式的教育培训,分散式的监督抽查,灌输生态种植的先进理念,要从思想上让农村认识到“化肥零增长行动”的意义。
道长只能从理论上泛泛而谈一下,如有不妥,敬请见谅。大家也可以留言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化肥农药增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化肥农药增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