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央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央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年以后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
1***8年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就是逐渐将原来的集体所有制的土地,划分成几个人的小组所有,到最后将所在地的全部土地,按所在地当时的全部人口数平均分配了土地。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个家庭便成了一个生产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承包的土地三十年不变。添人不增地,去人不减地(一人一户除外),这种经济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1***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联产到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改革购销体制,允许进入市场、自由买卖.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村民委员会.
1***9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9年3月,中国价格体制改革开始进行,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分为两个阶段。从3月起到1983年底为第一阶段,以有***地调整价格为主,包括提高粮、油料、生猪等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肉类、蔬菜等8种主要副食品销售价格,全面调整纺织品价格,提高一部分重要原材料、燃料价格等。
1984年以后第二阶段,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放开价格为主,包括从1984年1月1日起,机械产品首先试行按质论价、分等定价的新政策,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1985年大规模放开农业副产品价格,适当提高铁路短途客票价和货运价,1986年8月下旬开始放开自行车、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等7种工业消费品价格,11月开始又放开包括日用杂品等24个大类749种小商品的价格,1987年下半年开始放开百货、文化小商品价格等。
从1***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承包给农民家庭分散经营。同时,国家从1***9年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1957年中国改造的经济制度是什么?
50年代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就着手于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变革,要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
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在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化中形成的,大体上分三步走:
第一步,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没收官僚资本,使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确立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完成土地改革,变地主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恢复和发展了农业生产.统一财政经济,包括控制主要商品,加强市场、物价和金融的管理,以及进一步统一财政收支、统一物资调度、统一货币发行,到1952年实现了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这为形成新的经济体制、开展有***的经济建设奠定了一个基本条件.
第二步,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革在1956年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这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第三步,进行有***的经济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对重点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后来,对粮食实行***收购和***供应,对工业、物资、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国营企业和部分公私合营企业主要实行直接***和实物调拨,并对财政、信贷和劳动工资等也实行统收统支、统存统放和统分统配.于是,形成了以***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对于这种体制的形成,《***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期间,我国面临着实现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那个时候,在许多方面还没有统得很死,而且在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步骤上坚持了从中国实际出发,有很大的创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央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央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