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现状,安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现状调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制为民办高校,你怎么看?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制为民办大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政策规定,所有的独立学院必须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期限之内进行改革,实现转制,必须全部的和母体进行脱钩,实现真正的独立办学,转为民办应用型大学。所以,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制为民办大学,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的相关政策规定而进行的正常的改革,不足为奇。
在此之前,华中科技大学的两所独立学院也都相继转制为民办大学,譬如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还有福州大学的独立学院也转职为阳光学院,还有华侨大学的独立学院转为厦门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的独立学院转制为青岛工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其实本来就是一所民办高校,严格意义来讲,与安徽农业大学没有多大的关系,它是“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有“六独立”:1、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2、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3、独立进行招生;4、独立颁发学历证书;5、独立进行财务核算;6、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既然有“六独立”,那么请问,为什么要冠“❌❌大学”的皮呢?不外乎,就是狐***虎威而已,独院借着“❌❌大学”名号,招生容易一些,让家长、学生以为该大学与“母体”一样,其实,硬件与软件都是独立的,与“❌❌大学”没有一毛钱关系。
我的家门口就有两所211大学的独立学院,我个人认为,早就该拔掉那一层皮了,因为他们与“母体”一点关系都没有!
相信,很快所有的“独立学院”都将把“❌❌大学”去掉,学生家长才清清楚楚。
2020年1月21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一则公示:《关于拟申报将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的公示》
我们先来大概了解一下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的情况。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是2003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批准、2004年1月经教育部审批通过成立的;是由主要办学方安徽农业大学联合优质的社会办学***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属于独立学院。
该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总占地500多亩。学院设立有26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8个学科门类。办学16年来,为安徽省及全国各地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社会建设人才。
其实,如果完全从办学性质上来说,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的性质是没有太大差别的,都属于民办性质的高校。
其差别在于,独立学院一般都冠上主办大学的名号,而民办大学则是完全独立的名号。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在这次公示前属于独立学院,所以冠有“安徽农业大学”的名头。如果这次的公示结束、通过,最终申报到教育部后被批准,则该校改名为“合肥经济学院”。其性质其实还是属于民办性质,但不再属于独立学院,仅此而已。
综上所述,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这次可能改名为“合肥经济学院”,理论上只是校名的更改,办学性质并没有改变;在归类上,由独立学院变更为普通民办高校。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听名字感觉像安徽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和什么计算机学院,化学院,经济学院一样,其实他是一个独立学院,就是咱俗称的三本,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是由安徽农业大学与社会优质办学***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公办大学办独立学院,这个很常见,大学也想挣点钱。
2020年01月21日,安徽省教育厅公布了一则公示:
内容是,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经第四届全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同意将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合肥经济学院报请省***向教育部申报。现向社会公示。
意思就是讲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这个三本变成一个独立的民办大学,名字叫合肥经济学院。
安徽县域经济怎么样?
首先,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是联接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键节点。县域经济的规模、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活力基本决定了该地区城镇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发展县域经济也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
其次,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都会发布《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报告原则上根据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三项标准,在全国遴选出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强样本县(市)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对2019年400个县(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投资潜力指数进行了实证研究。在12月6日,发布了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排名 和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排名 。放在全国同级别县域进行对比,同时按照相同的维度和标准进行衡量,来看安徽的县域经济究竟怎么样,就比较客观了。
1.先看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安徽入围2个席位。分别为排名87位的肥东县和99位肥西县。100强中基本以江浙鲁为主,三省百强县(市)数目达62席。江苏百强县(市)占23席;浙江和山东百强县(市)分别占21席和18席。所以从百强县来看,安徽县域经济在全国,特别是和江浙鲁来比,差距很大。
2.在2019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中,散布18省,安徽数目增长迅速达到19席。浙江投资潜力百强县(市)数目居首,达到26席,江苏占13席,山东占2席。所以,这个投资潜力看重的是未来发展空间,安徽县域经济未来一定可以发展的更好。
另外,12月1日,***中央、***院下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继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国家层面再次给予指导,意味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细化措施全面铺开。
在此背景下,安徽势必将会迎来一次全域发展的良机和黄金时期。
总的来说,安徽目前的县域经济难说发展的有多好,个别县城发展的还行,但是地域差异十分巨大,所以总体上还是比较差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好不好,是体现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直观体现,各地级市都应该花大力气解决这个难题。放眼望去,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发达地区,没有哪个发达的地区仅仅只有地级市的市区发展的好,更不可能全省只有几个城市发展的好。县域经济如果不能发展的好,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飞跃。
2017年安徽省各县城GDP数字(个别县城排名有误)
从[_a***_]中可以看出,安徽目前的县域经济发展的谈不上多好,或者说白了还很差。除了个别占尽政策优势的县城之外,众多的县城(县级市),不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数字都很一般,或者很难看。
“大湖名城”的周围几乎全是“经济强县”
除了整体上的水平不高之外,地区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总产值最高的肥西县,GDP产值已经达到了685亿,这或许是肥西的骄傲,或许是整个安徽的悲哀,因为安徽的多数地级市市区,甚至是整个地级市都达不到这个数字。而产值最少的石台县,只有26亿,两者相差26倍。人均产值最多的繁昌县,达到了10万+,而最少的临泉县,只有1万出头,相差将近10倍。这样的差距是否正常,相信每个安徽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这绝不是一句区位优势就能简单的解释清楚的。所以说,发展县域经济,安徽各地级市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县域经济
对于安徽这样一个人力***大省,从原来的农业大省已经转变为今天的劳务输出大省,应该说并不是什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大量的安徽人在江苏、在上海、在浙江、在祖国的各个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创业。相信在这些飘零在外乡的安徽人中,大多数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家乡早日发展起来,早一点回家扎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然而目前的安徽,除了个别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看上去还不错之外,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的确实不够好,需要花大力气,动动心思,好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现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