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化肥涨幅,农药化肥涨幅多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药化肥涨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药化肥涨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化肥价格继续上涨,春季市场你有信心吗?
话说今年的农资价格涨幅可真不小,特别是化肥,农民朋友每亩地的用肥成本又增加了数十元。
化肥涨价不可怕,只是遇到农产品不值钱的大环境下,事情就有些尴尬了。
近日,笔者走访了全区的很多基层农资店,正值春耕的农忙季节,前来购买肥料的农民朋友大都会说上一句太贵了。
让人揪心的是,化肥涨价却给了一些***化肥的可乘之机,特别是一些品牌肥料,涨价的幅度还是不小的,在农作物不值钱的大环境下,农民使用肥料感觉到了压力。
就像村里的大华,嫌村头农资店卖的肥料贵,就和邻居跑到城里去批发化肥。
他回来后炫耀说,咱买的18-18-18含量的化肥才130元一袋,够便宜吧,如今的农资店赚的也太黑了!
有懂肥料的专业人士看了他买的肥料,什么三个18的含量,根本就没有钾肥,而且还是中氯的肥料,用来作为追施中药材是非常不科学的。
尿素价格狂涨,两周涨幅达200元/吨!最新行情是多少?
今年临近春节农资市场似乎并不平静,化肥的价格上涨猛烈,据了解最近尿素的价格突破2000元每吨,现在已经稳定在2020元每吨的出厂价。
最近在农村碰到几个化肥销售员,他们告诉我这个冬季化肥已经价格已经上涨了好几轮,每轮的涨幅大学都在50-100元左右,一些大型的化肥厂家价格比秋季的价格每吨上涨在200-300元左右,尿素价格更是从1800元左右上涨到了2000多元。化肥上涨的趋势明显。
化肥和尿素价格上涨和生产成本上升密不可分,据一位了解尿素生产的厂家透露,他们尿素生产线总共有4条,现在由于供气紧张,4条生产线只有1条在正常生产,3条生产线处于停机状态,在加强环保压力,生产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成本上涨,所以价格也有所上升。
在复合肥端,由于尿素,碳酸氢铵,磷肥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复合肥的价格也有所上涨,复合肥的涨幅基本上都在200元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复合肥渠道备货并不是很积极,农民的消费端需求也不是非常旺盛,二级商对于花生肥和玉米肥的需求也不是很高,现在基本上是厂家在涨价,需求却不是很高。
不过尿素价格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就是,尿素需求的淡季价格高涨,但是到了尿素需求的旺季价格反而下跌。所以在春节过后,供暖季节结束,尿素需求的旺季尿素的价格会有所回落。对于尿素的价格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分享您的观点。
大型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普遍认为,预计尿素日产偏低的状况将会持续,春节后一段时间价格仍将维持在2000元附近。
尿素吨价2000元上一次在2019年3月,此后陷入长期熊市。进入2021年,尿素行情一反常态,连破1900、2000元大关。上周,山东地区中/小颗粒出厂吨价为1980~2000元,大颗粒出厂吨价为2090~2110元;河南出厂报价1***0~2010元;江苏出厂报价 2100~2150元;安徽出厂报价2040~2060元。河北、湖北也已逼近2000元大关。
冬季原本属于尿素行情淡季,此轮涨价异乎寻常。对于涨价原因,业内分析认为,此轮飙涨系产量、需求和成本等因素长期累积后而引发所致。
2020年8月份以来,受气候、疫情、对外贸易、季节性涨跌等综合因素影响,全国氮、磷、钾三大主要化肥逐渐涨价。截至今年1月25日,各大原料涨幅在6.12%—25%之间。其中,氮肥涨幅最高(尿素涨幅达25%),磷肥第二(58%磷酸一铵涨幅达到20.51%),钾肥第三(俄罗斯红钾涨幅也超过20%)。
2020年末的疫情回温,各大复混肥料生产企业及贸易商为避免新疫情影响而再出现断货情况,开始进购囤积部分生产原料,市场交易活跃,从而造成化肥价格上涨。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氮肥生产原料紧缺。氮肥生产最初原料为氨气,国内合成氨生产企业主要***用天然气或煤作为主要能源,由于2020年12月及2021年1月,连续多次的冷空气影响,为了保障居民正常供暖,优先供应天然气给居民使用,导致合成氨生产企业原料受到影响,导致工厂阶段性停产价格上涨。
二是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导致国内硫铁矿、硫磺、焦炭货源紧俏,价格上涨。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硫酸、焦炭、磷矿石等,硫酸、焦炭的原料价格上涨,导致了磷肥的价格上涨。
三是钾肥***不足,仍需大量国外进口(加拿大、俄罗斯)。
四是受国外疫情影响,国外化肥生产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国内化肥出口量增幅明显,进一步拉动国内价格上涨。
五是化肥行业的价格受季节变化而出现周期性的涨跌。通常在每年10月进入化肥冬储开始逐渐上涨,至每年3-5月用肥高峰期达到峰值,随后价格逐渐下跌,此次价格上涨也受化肥行业价格周期性变化因素的影响。
为进一步做好春耕生产,建议广大农民朋友提前做好春耕备肥装备工作。
更多产品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化肥原料助手”。价格信息也可咨询业务经理 13623868691(微信同号)
现在肥料持续涨价,农村[_a***_]种地成本高,你怎么看?
肥料持续涨价,农村种田成本高,这在今年来看越发明显了。但要说怎么看,就要看你站在什么位置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肥料库存
一这样说,必然有人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农民种地成本高了,但粮价没有明显的提升,这不就是让我们不种地嘛,既然这样,我们就真不种了。这一话题我们之前讨论过多次,就是现在你从网上也是一搜一箩筐,各有所言,但总之一句话,改变,从哪改变?从种植结构和收益最高上考虑。一说这些,马上又会有人站出来,我们这里年年就是小麦玉米,咋改变?直说吧,你不种了自然有人种,看你往出包不包,再看今年夏粮秋粮总产量,为啥又比去年高了呢?数据说话比较有力量。
返回来咱说肥料吧,这是我的专业,也比较能说得清楚一些。肥料价格比去年确实高了不少,这里有几个重要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疫情,疫情使得全球肥料厂家关停了不少,总量低了,自然在有需求的时候价格就要往上涨,没办法。有人说了,我国疫情不严重,现在肥料生产很正常,为啥也要贵?企业是求利的,国外的肥料价格高,自然要想办法出口赚外汇了,大量的氮肥、磷肥往国外出口,国外能赚钱,国内自然价格也会起来,这真没办法。看看尿素,去年11月底连2000都不到,现在已经2400左右了,照这个价格看,到明年春天尿素不超过3000就对不起市场了。实际上国外的尿素已经到5000以上了。
肥料
不过我们也不要这么忧虑,肥料上涨主要是由疫情带来的,但也有别的因素,肥企趁势高价出货赚取高利润有的是,后半年查处了一些哄抬肥价的厂家就是例证。也有农资商存货居奇,赚取高额差价的,现在对这方面的查处还不是很有效,以后也许会有相关条例出台。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肥企在这场市场竞争中也退出市场了,主因是受不了不断高涨的原材料,不敢进货不敢生产,自然消失的。
这样我们大体上就看出来了,肥料价格上涨会随着疫情的减弱而回落的,而种田的成本也会随着国家的各种补贴措施逐步减小的。肥与粮的变化就如我们每天吃饭一样,猪肉再贵我们可以不吃少吃,当肉价再降下来的时候,也不见得人们对猪肉有多青睐。反过来说,如果现在因为肥价高而不种地了,到时候肥价低的时候,你也不一定会因此得到更好的收益,做啥也是坚持很重要。难关都会遇到,扛过去了就迎来光明了。
农民撒肥
最近又有新的***变异毒株了,说明全球疫情还在持续,疫情的影响可能还得持续一些时间,肥料价格也许还会继续抬头上升,这与全球整体货币贬值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接受现实,在买肥料的时候尽量找上一级代理或者厂家直购能降低点成本,施肥料的时候尽量够用即可,不要像之前那样乱施,也能减少一些成本。
今年以来,农资产品如农药、化肥等产品,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涨幅较大,引起农民朋友的极大关切。题主所说的问题,也是目前的现实。
今年农资产品涨价集中在下半年,到目前仍在继续。当前,春耕生产也还没有开始,南方区域影响还不是特别明显。明年影响如何?还不好确定。但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为了保证北方供暖,国家已经开始了对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行业的调控。这样对我们下游关联产品也是有影响的,典型的如尿素,从之前的出厂价3200元/吨降至目前2400元/吨左右,降幅明显。如果下游农资销售企业进行冬储,想必当前价格仍有下探区间,这样明年春耕生产的价格并不会太过于高企而影响农民朋友种粮积极性。
另外,在国内大中型肥料、农药生产、销售企业有大量的常规农资品种储备,这是灾年和价格波动大的时候的压舱石。在价格变化太大的时候它会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
此外,国家还有经济手段帮助农民朋友降低种粮成本,如提高粮食收储价格、直补。
综上诉述,我认为当前价格虽然高企,但不乏炒作因素,到明年春耕生产开始,仍有回落空间。请广大农民朋友不必过于焦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药化肥涨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药化肥涨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