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农村经济,1949-1956农村经济基础变化趋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957农村经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1957农村经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56年八届二次会议报告?
报告说明了1956年度经济***和财政预算执行的情况,充分肯定了成绩,指出了缺点,正确地总结了经验教训,批评了1956年的冒进倾向,也提出了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陈云作了《关于粮食和主要副食品(猪肉和食油)问题的报告》。
报告对改善粮食的收购工作和销售工作,对于增加猪肉和食油的生产,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全会对上述三个报告作了认真的讨论。全会完全同意中央政治局对于国际形势的分析及其***取的立场和政策,并深信全世界反帝国主义力量的强大团结,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制造国际紧张局势的阴谋。
1949年到1957年的成就有哪些?
中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平静的生活。
工业成就:1. 较高的增长速度 2. 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已经建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不仅能生产满足国内需要的各种产品,并有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3. 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1). 旧中国工业分布不平衡, 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 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2) 在广大内地大力建设了新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时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党和***就着手于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变革,要创建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
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1953年),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
1961年开始我国经济恢复的原因。?
三大变换后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党中央提出的主要任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未来,也就是说,专注于发展生产力,并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尽快。
后来,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逐渐提出。从1957年到1966年的十年里,我们党按照这个战略目标,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此期间,犯了许多错误,有些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生产发展并没有放松,特别是1961年至1965年的五年国民经济调整,使生产力有了长足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兴旺发达。
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了77.5%。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145%,农业总产值增长48.5%,主要产品产量大大超过建国前的最高年产量。
国民经济复苏期间,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全国职工平均工资提高70%左右,各地农民收入普遍提高30%以上。国家的财政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为有***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提供了条件。
1、没收官僚资本和建立国营经济,既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同时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人民***还收回了帝国主义把持近百年的海关管理权,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2、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全国的物价。
3、将全国财政经济由中央统一管理,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在当时是很必要的。
4、通过土改,合理调整工商业和精兵简政措施,使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5、人民***领导人民大力恢复和发展生产,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在城市、工矿企业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也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957农村经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957农村经济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