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禁售化肥农药,开始禁售化肥农药了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开始禁售化肥农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开始禁售化肥农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感觉小时候吃的小鱼小虾泥鳅黄鳝现在没有卖的了?
小时候,大伯、大叔、父亲他们,每次拉着自家的老水牛,扛着铁罐头的木犁到水田里犁地,都会在犁尾巴上挂一个布袋子,收工回来的时候,袋子里就会倒出满满一袋子泥鳅,鳝鱼。然后,我们小孩子就会围拢来看热闹,评论一番哪条最大,哪条的花纹又不一样,哪条的尾巴被犁耕断了……
这些难忘的场景,早已消散在记忆深处。而今,不光水田里难得看到这些鳝鱼泥鳅,连沟渠河道,也少见了小鱼小虾乌龟螃蟹的踪迹,农村的土地,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作者在农村生活多年的体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量喷洒农药,沟渠河道水源被污染,鱼虾难以生存。有些农药在水体的残留,会直接杀死小鱼小虾,比如百草枯,毒性烈,药效猛,小鱼小虾深受其害。
第二、大量施用复合化肥,农田土壤板结不透气,莫说鳝鱼泥鳅,连蚯蚓也难以栖身,自然就不见了泥鳅鳝鱼的踪迹。以前农田都是施用猪牛羊粪草木灰等农家肥,还有青绿草料沤制的绿肥,土壤腐殖质丰富,农田里泥鳅鳝鱼可以和水稻庄稼和谐共处。
第三、河道沟渠硬化,很多坡面都修成了水泥面,河道沟渠边没有了泥巴水草,有些依靠在河边打洞安家的小动物,没有了栖身之所,觅食之地,生存自然成了问题。
第四、过度捕捞,尤其是电瓶打鱼,捕捞的是大鱼,可是很多非常小的鱼虾会跟着遭受无妄之灾,被电死。这种捕捞方式,导致很多鱼虾种类目前已经处于绝种的边缘。虽然野生动物保护法明令禁止电打鱼,但是在农村依然屡禁不止。
其实,每一种现象的出现,都不是偶然,其背后都有产生的必然原因。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不可以太嚣张,对自然***的过度使用和开发,最后造成的生态恶化的后果,也必然由我们人类自己来承担。
一直以来,本人对各地农村沟渠河道内普遍存在鱼虾泥鳅等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甚至彻底消失的现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广泛分布于村庄和农田周边的沟渠水生生物减少消失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首要原因是,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完善建设,改变了水体自然流动的状态。各地新兴水利系统逐渐实现了对水***的人为储存调控和高效灌溉利用,使农村大部分沟渠不再像以往那样常年流水不断。因为沟渠上游水库蓄水频繁断流,导致下游水生生物繁殖中断,大量减少甚至绝迹,目前大多数沟渠没有鱼虾就是这个原因。
其次就是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雨季排放进沟渠导致的农业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和杀虫剂含量增加。富营养化会导致有毒藻类滋生,引起以藻类为主食的小鱼虾大量中毒死亡。杀虫剂会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往往高于环境含量数百倍,使鱼虾不能正常产卵及受精卵发育,导致绝种。
种田的农民从没有特意把泥鳅放入田里,为什么田里突然就有了泥鳅呢。
其实大家忽略一个因素,那就是农民们种田需要大量的水分,而多数农民都是从田地附近的河流引水灌溉农田,在引水的过程之中,河流里的一些鱼虾等生物,就会顺着灌溉农田的水流来到田里,还有一些鱼卵也会随水流进来,所以有泥鳅之类的就不奇怪了,而且我们知道,泥鳅的生存能力非常的强,就算在干了的田地里,也能活一段时间,更何况田里的环境非常适合泥鳅繁衍生息。
如果田里的环境不错,泥鳅就能不断繁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田里繁殖的泥鳅就会越来越多,所以农民在挖掘田地的时候,就会看到泥土里有大量的泥鳅了,甚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鱼。另外由于泥鳅喜欢打洞,因此泥鳅大多都喜欢待在泥土里,所以很多的土壤都会十分的疏松,这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过可惜的是随着农村土地的大量荒废,已经很难再看到田里有泥鳅的存在了,就算还有水田,但由于人们在耕种田地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造成了水土污染,很多泥鳅都无法再生存下去了,再加上人们的疯狂捕捞,所以如今田里也很少再能见到大量的野生泥鳅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开始禁售化肥农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开始禁售化肥农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