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如何改良,化肥农药如何改良土壤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化肥农药如何改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化肥农药如何改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土壤改良有什么可行的实施方案吗?
土壤改良,这个方法改变了我们利用化学元素改变土壤的结构,从而使农产品增产的目的。但是,这一方法确实能够使农产品增产,但是对土壤的破坏也是非常严重,我老家那边现在正在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对土壤的要求必须是两年以上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土地,每年都要翻土,经过检测合格,才能种植有机农产品,其实说到方案,我提个意见,农村地区有许多的秸秆和庄稼腐烂物,这些都是养土肥地的基本方法,相对来说物理的治疗法,这种生物治疗土地的方法我认为成本低,高效,废物利用。当然,还有就是种植绿色植物,不过要根据土壤,因地制宜。
大早上,刚丢下饭碗,李二的三叔就来家里找他,进门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训斥。三叔是村里的老支书,在村里很有威严,李二也很敬重三叔。
三叔一直在数落着李二种地瞎搞,在大棚里面种上水稻,这件事情都成了村里的笑话,三叔说,咱老李家的人最注重的就是脸面,你这样瞎搞不是丢人吗?地都种不好,还叫啥农民。
李二听完之后笑着跟三叔解释,种植水稻是为了给大棚倒茬,大棚种蔬菜时间长了,加上长期的肥料使用,土壤里面堆积很多病虫害和盐分,按理说应该在大棚灌水来改良大棚土壤或者给大棚换土,但是现在正好是种植水稻的时候,种上一茬水稻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多收一茬水稻,也能很好的改良土壤。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三叔听完侄子的解释之后,感觉挺不好意思的,不过也为侄子的做法感到高兴,拍着侄子肩膀说,以前听县里专家说你是种植高手,我还以为是那帮人吹捧,看来你确实是高手,比你叔强多了。
这个问题是现在农业面临的一个难题,种植户一味最求产量,造成土地引起的化肥农药等土壤板结。
就这一个问题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和解决办法,作物秸秆还田,既能有效解决土壤改良问题又能空气环保,利国利民。农作物秸秆是很好的肥料。还田后的秸秆在土壤里可以起到土壤通透,渗水快等特点,秸秆还田是解决土壤改良的必然之路。
本公司自2017年起开始专业从事土壤改良剂的生产及土壤改良服务,现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怎样快速改良土攘,挽救垂死的庄稼,把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2018年3月,潍城区洪家一种棚户因施用未腐熟的鲜鸡粪,造成西红柿烧苗,棚内氨味熏人,秧苗叶子倦曲,发蔫。
我们建议该户马上冲施酶菌肽,三倍于正常施用量。下图是施用后第9天棚内状况视频截图。
第二个例子,火碱中毒。
3月29日下午,接到昌乐朋友的电话,某大棚蔬菜基地有两个高温棚,各一亩六分地,因施用某有机肥,土壤出现肥害已半年,大水灌、菌液冲、植株周围换土,均无效,让我们去看看,并提出解决方案。
晚7点50分左右,到达土壤受损大棚,发现地面白霜严重,秧苗低矮,根系受损,大棚入口处的一垄黄瓜,未施该有机肥,反而生长正常。去年该棚种了三千多株黄瓜,因烧苗死稞换掉了1200多株,后期绝产,瓜秧全玩完,连拔秧子的劳务都省掉了。另一个棚准备种西红柿,但土壤碱化问题还没解决,这个棚去年春季产西红柿一万八千斤,秋季施用该肥料后,定植5天内换了800棵苗,产量锐至六千斤。
根据以上现象及棚主叙述,初步断定造成肥害的罪魁祸首就是该有机肥,它是加了火碱的鸡粪,对土壤危害极大。
黄瓜棚现场照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化肥、农药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的逐步加大运用,粮食产量提高了,但也造成了多种不利后果,首先是土壤性能的改变,最直接的造成了土壤中农药残留的污染、有机质的减少、土壤板结,在此同时,农用机械的浅旋免耕,耕地越种越浅,土壤的蓄水保墒性能也逐步降低,对农业未来的隐患日益凸出,受此影响,粮食的品质、产量等更有所下降。
如何改变这种不利状况,我认为,相关职能部门应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和鼓励农民多渠道、抓重点,从增加农民耕地的土壤有机质肥料环节入手,首先,应结合秸秆还田,补贴和鼓励农户利用大型农用机械深翻土地,以利秸杆在翻耕后中的土壤里腐烂分解,同时,利用国家实施的休耕轮作,休耕轮作耕地上冬季应种植苕子、紫云英等绿肥作物、逐步增加大豆、油菜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的经济作物,耕地中有机质的增加,化肥施用量的减少,这也利于土壤性能的改变和有机质的增加,凡此种种,对于培养地力,同时对粮食品质的提高也大有好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化肥农药如何改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化肥农药如何改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