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经济作用,发展农村经济作用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发展农村经济作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发展农村经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你怎么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关系百姓生计的民生产业。《建议》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全局出发,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现代农业,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支持。 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始终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准则。近10年来,我国粮食消费增加了约1000亿斤,蛋类消费增加4成,肉类增加5成,水产品增加6成,奶类翻了两番。今后一个时期,正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产品需求持续快速扩大,保障农产品供给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人民群众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也越来越敏感,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更为在意。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如果农业发展跟不上,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出了问题,人民日常生活受影响,通货膨胀风险加大,整个社会就难以安定,现代化建设全局就会受到影响。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努力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第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虽然我国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税收的贡献率确实在下降,但农业仍然是关系农民生计的最大产业。目前全国还有近 3.2 亿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民纯收入中有49%左右来自农业。必须看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靠农业增收仍然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我国不仅有近18.3 亿亩耕地,还有60亿亩草原、42.7 亿亩林地、42亿亩大陆架渔场、 2.6 亿亩内陆水域,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科学技术把这些***充分利用起来,向农业广度和深度要效益,仍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空间。 第三,发展现代农业,是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 当前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引发了农业发展的深刻转变和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应对之道一方面是引导农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另一方面是发展覆盖全程的农业产业生产经营服务,在农户经营基础上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合算的环节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服务组织去干,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解决农户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只有把现代农业搞好了,才能防止出现农业萎缩、农业凋敝
当下的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迈进。农业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农民在土地上的收入越来越低,大多数年轻的农民早已脱离了土地,留在田里的农民,大多是60多岁的老人。他们很快老去。未来的土地谁来种?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对于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稳定粮食生产尤为重要。所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即将来临。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代农业是什么:现代农业是通过使用现代农业机器,利用现代科学农业技术来发展的农业。
其次我们要知道现代农业的优点:
科学的了解农业技术,使农业得产量最大化。相对以前的传统经验,少走了很多弯路。科学的使用农业技术来管理和生产农业,使现在的农业产量相对于以前有个一个质的飞跃。不仅能保证基本的温饱问题,还能有多出的产量去供应给市场,满足更多的人。
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现代农业机器相对以前传统的手工畜力农具生产来说,更节省时间。农业机器的广泛使用,使农业更省力和省时。(例如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耕耘机、收割机、农用汽车、以及畜、牧、渔业中的各种机器,成为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可以明显的看出,现代农业的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大大减少了人力。
以前的传统农业产量低,反而需要大量人力;现在产量高,效率高,却不需要多少人力,农业机器和会使用机器的人就能解决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从以上几点就能清楚的看出,传统农业的弊端,以及现代农业的显著优势。这就是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发展农村经济作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