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与人口,农村经济与人口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经济与人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村经济与人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吗?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人口和经济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
经济是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吃、穿、住等所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就不会有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就不会有人口的存在和发展。可见,在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中,经济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它不仅作为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参与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还作为消费主体成为生产过程的终点和归宿。如果没有人的消费,就不存在物质生产,就没有经济活动,就不可能促进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吗?答案是否定的。在农业社会,物质生产基本靠人,生产力低下,人要获得更多的物质,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一个人的劳动毕竟有限。于是,需要增加人口来获得更多的物质,在获得更多物质的同时又促进了消费。经济就在生产和消费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发展,人口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多。在农业社会,人口出生率高,存活率低,增长缓慢,人的活动范围逐步扩大。获得的***也就更多。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密度开始增加。村庄开始出现,一些大的村庄发展成城镇,然后是巨大的城市。拥有百万的人口,集体学习和生活开始出现,并且开始拥有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这意味着我们将会拥有更好的技术,更快的人口增长。这是经济到较快的发展,人口也在快速增加。两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到了工业社会,物质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口迅速增长。增加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比例,对自然***的消耗也逐步增加,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自然***和生态环境承受巨大的压力,土地***、淡水***、能源等已不堪重负。自然***被过度的开发和使用。同时自然***的价值随着人口的增多在不断的上扬,人的生存压力变大。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然增长率也会随之下降。经济发展开始制约人口的增长。
原则上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越多,经济发展动力就会越强,GDP就会越高。
首先,人口所提供的劳动力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没有人,就没有劳动产出。人口越多,意味着劳动力越多,人口红利会使得生产活跃,经济发展较快。
其次,人口同时也是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显然,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是需求,都拉动着生产活动。
第三,GDP和经济规模其实是人的社会活动的货币计量。一个人的任何社会活动,衣食住行、劳动、休闲,都创造着GDP推动着经济发展。
但现实世界里并不总是人口越多,经济发展就越好。这是因为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所拥有的***总是有限的,***的稀缺限制了人口作用的发挥,甚至使得一些人口大国的优势转为劣势。
比如土地***的有限,一国的领土和平原面积是固定的,人口多了,科学技术不进步,粮食产量还是不会增长。而且人多了,生产中反而消耗的粮食更多了。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更多,人均***变少,人们之间为产品分配而争夺,带来的社会不稳定,会使得经济发展出现倒退。
人口太多,也会使得人们普遍贫穷,难以出现较多富裕的有闲阶级进行科学和艺术、文化探索,会锁定社会的科技水平,制约经济发展。
大家好!今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吗?当今社会潮流是和平与发展。顾名思义发展就是经济发展,一个家庭是以经济为基础来维持生活,国家更是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祖国要强大,必须要振兴经济,经济发展好了,国家在方方面面都有世界的发言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强大,不受外国欺负,地位提高了,国民去到哪里都受尊重。弱国无外交,一点没错。
那要把经济发展好,国家本身必须具备有很大的优势,人口数量是主要。我们国家有十四亿人口,具备了主要条件,但不是人口数量越多,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还有许多因素,人口越多,分布不均匀,不平衡,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反而拖后腿。人口数量越多,也要有效管理。***不丰富不行,国家教育水平低,民族文化素质不高也不行,这些都不利于经济发展。人口数量越多,没有宏观管理,浪费严重,所以在多人口的优势下,国家要会利用,会管理,从而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向上制定宏观的政策,善于理顺关系,眼光放远,规模放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具备条件了,那多人口的国家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看重了人口数量对经济的影响,实际上人口并不是越多就越有利于经济发展。
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我国古代。人口多的朝代不少,经济在我们看来一团糟,吃不饱穿不暖非常普遍。即便是放到近代,这样的情况依然存在。
1、处于和平发展的环境;
2、国民受教育程度高,人均生产力高;
3、科技发达;
4、市场经济,公平高效,社会财富分配合理均衡;
按照木桶理论,决定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放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取决于低收入人群的数量。
人口的多少确实跟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有人才有消费,有消费才会促进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越滚越大;但现在的世界早已相互融合,协同发展;虽然世界经济体量大的国家都是人口较多的,但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口大国经济落后;因为经济的发展还跟国民素质,民族精神,社会制度,执政党水平及所处的世代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021年全国五十岁以上人口?
5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8766人。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占多数,农村人口占少数。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我国老龄化不算严重。由于社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发展过程不同,人们对人口年龄段现象的认识和反映也不同,所以在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人口思想和理论。
2021年全国五十岁以上的人口大约2.8亿
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为26402万人,其中65岁以上占13.05%有19064万人,老年人口与2010年数据相比上升了5.44%。相当于在我国,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中国进入老龄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现在的农村实住人口减少,而且都是老人。对这个问题大家怎么看?
大家好,我是乡烟乡梦,很荣幸能回答楼主的问题。
现在的农村实住人口减少,而且都是老人,这是一个现在很普遍的现象,因为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去城里打工上班,从农村出去的都想在城里安家,就算现在农村还有年轻人也都是家里有事业可搞的,比如家里这边上班了,家里有什么小经营的等,其他都是老人小孩,老人小孩也都在逐渐减少,很多被儿子女儿接到城里居住了,所以农村现在快成空心的了。
农村实住人口减少要不就是此地区经济发展较好,人们都去城里享福去了。要不就是经济发展落后,人们迫不得已上城里打工挣钱。
农村人种地收入少,导致了农民搁置田地到城市打工,抢了城市人的工作。而城市人下岗后却不能够到农村[_a***_],这对城市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城市人到农村种田需要土地流转费用,而农村人到工厂打工就没有工作岗位流转这一说,城市人的悲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经济与人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经济与人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2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