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农药化肥使用,滑县农药化肥使用范围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滑县农药化肥使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滑县农药化肥使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小麦生白粉病,怎样防治?
小麦***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也是我国小麦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病重时可以扩展到穗部和芒。
今年春季气温较高,目前在生产上的田间小麦叶片上已经出现了***病的危害症状。对于小麦***病的发生可以根据前期天气情况预测,做到提早防治,病害扩展后期的药剂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病流行的因素
1. 温度和湿度
- 小麦***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度,气温在15-25度之间都是很容易发病的,低于10度发病较慢。 小麦***病对湿度要求不高,相对湿度0-100%都能生长,湿度高生长会更好,大于70%就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
2. 雨水
- 小雨有利于***病的发生流行,短时大雨对***病的流行不利,主要是孢子不耐大雨冲刷。
3. 施氮的影响
- 小麦***病菌分生孢子对紫外线和直射阳光敏感。施氮过多,密度大,植株贪青时发病会较重。另外,当水肥不足,植株生长衰弱,也易发病。
***病的防治时期
由于在发病初期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对病情的检测,发生期提前时需要相应提早施药防治。
当田间病株率达到10%或病叶率达5%时,就需要进行药剂防治。
***病防治技术
- 1. 种植抗病品种,合理使用氮肥、降低田间湿度
- 2. 药剂选用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等***类杀菌剂,或吡唑醚菌酯、醚菌酯,发病较重时隔一周可再喷一次。
- 3. 对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药剂要轮换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和延缓抗药性产生。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鱼千寻 !
大家好,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大侠观三农”,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如题主所问,小麦生***病,如何防治?我们山东也是小麦的主产区,一般我们这边小麦***病一般在五月上旬和中旬,危害比较大,比较广泛。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解答,了解一下小麦***病和如何防治。
首先来了解一下小麦***病。
- 主要症状:一般发病初期叶片和叶鞘处出现白色霉层斑点,慢慢连成片,在麦穗表面也可看到白色霉层。
那么***病如何防治呢?
1、选种一些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2、用农药进行防治:例如,***酮、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宁南霉素,多抗霉素等等。
以上仅代表个人专业学习和经验总结,更多三农问题请关注:“大侠观三农”
(亲请点击右上方关注我,谢谢!)
一、了解***病的危害
1、在小麦的主产区这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的小麦病。由***菌引起的。涉及中国的小麦主产区的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湖北等等省份。最近几年有蔓延的趋势。
2、***菌的危害有着时间跨度长、产量受损大的特点。跨度长主要指:从幼苗到抽穗都有发病现象的出现。受损大主要指:发病从叶片的***斑点,发展为大的病斑,严重时病叶、植株均覆盖白色粉状霉层,严重的影响作物生长的光合作用,早期发病植株死亡,晚期减产。
3、发病规律,从根源上看:一般有施肥单一或者是施氮肥的数量偏多。从滋生的条件来看:一是密度的农田,二是春季阴雨连绵、夏季多雨期,导致麦田的空气湿度大,透风条件变差的麦田,三是最容易的发生的还是倒伏的麦田。
4、发病时间:开春即开始。之后有条件会爆发。
二、解决方法
从根源上解决胜过喷洒农药。
一是、随着我们的生物技术的发展,小麦新品种的不断出现,但是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的最近多年来中国的下得力气比较大,所以抗倒伏品种、抗病品种的不断出现,这一现象必然会慢慢还转。豫麦9、15、16、21、24号,鲁麦1、5、7号等等。
二是、施肥的科学化,应该加强的小麦主产区的指导,加强有机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除此之外,就是化肥的科学配方,减少一种化肥的单一结构,或者一种成分的化肥的使用。比如氮肥。多增加磷肥和钾肥的使用量,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和植株本身的壮大。
三是、种植的科学化,合理密植。
四是、在***病的发病去=区,小麦种植前的深根作业,深耕前的可以可湿性粉剂等等药剂喷洒从孢子体上消灭之,同时深根前对于当年发生过的***病的区域,应该有组织的销毁地上的杂草和秸秆。
五是、药物防治应该注意春季开春主预防:主要喷洒40%福星乳油8000倍液等等。4-5月随着雨水的增多,空气湿度的增大,不但是***病、腻虫、麦锈病等等会集中爆发一般***用多菌灵喷洒效果比较好,并且在发病去喷洒0.3%磷酸二氢钾壮苗。(这时应该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不要各自为政,起不到好的作用)
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多施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浇水抗旱,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
用***质量0.15%的15%***酮可湿性粉剂拌种可较好地预防***病的发生。
(3)田间喷药。
当田间病叶率达10%以上时,用20%***酮乳油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2~64克对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1~2次!
“小麦生***病,怎样防治?”,这个问题问的很及时。眼下,正值黄淮海麦区小麦抽穗扬花期,每年这个决定小麦收成好赖的关键时间段也正是小麦病虫害发病的高发时期。向病虫夺粮正是这个生长阶段我们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的。
根据小编前日在豫西南南阳盆地进行小麦田间调查,今年小麦后期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天气预测及当下发病条件综合分析,小麦***病、赤霉病、锈病等病害依旧处于高发态势,庆幸的是,该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一喷三防”的综合防控措施,***[_a***_]也很重视当下农业生产,调拨大批资金进行飞防防控。下面小编就系统地谈一下小麦***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小麦***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该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叶鞘,严重时可为害小麦的茎、穗、颖壳,甚至麦芒。发病初期,病部先出现小黄点,然后逐渐扩大到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白色霉斑,并在表面形成白色粉状霉菌层(分生孢子),然后逐渐变成灰白色,并且最终变成浅褐色,病斑上散布有黑色的小颗粒,这是病原菌的闭囊壳。
该病适宜在15-20℃的温度下发病,温度低于10℃病程进展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可能导致小麦***病大面积流行发生。
初始阶段。最早可在3月中下旬可见中心病株。初见期的迟早与当年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小麦品种的抗性有关。如遇暖冬,发病期湿度大,小麦品种易感病等,初见期可提早,一般于3月上中旬就有发生。
发病进程。在3月中下旬和4月初,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由于温度低,病情进展缓慢并且增量较小。
快速发病期。从4月中旬至5月上旬,小麦处于扬花期,发病指数则会随着环境条件急剧增长。
发病衰退期。5月上旬后,小麦进入灌浆至乳熟期,闭囊壳基本已普遍形成,病情基本稳定,已停止扩散和蔓延。
影响小麦***病发病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条件、田间管理水平、品种自身抗性、农民对病害的认识等因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滑县农药化肥使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滑县农药化肥使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