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农药的防治,化肥农药的防治方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化肥农药的防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化肥农药的防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药化肥残留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怎么解决?
继甘肃甘南自治州全域叫停农药化肥后,在全国层面上,农业农村部也已吹响发起生态农业号角,具体行动包括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化利用、农药减量、地膜整治等,涉及上千个县。生态农业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生态农业,世界看中国。
大环境下做为农民,只能自保,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自己吃的按生态农业种植,城里人就自求多福吧
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严重问题,前几天刚刚举行的中美高层会谈,其中就有一项重要内容:气候问题。
前些年,高考学生填志愿,几乎很少有人愿意填环保专业,这二年变了,争着抢着填。
原因是国家重视了,开始抓环境保护了,搞环保工作再不是过去唱的捎戏,而成为本戏了,不是加演片,是正式大片喽!
解决环保问题,绝非易事,因为我们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事例太多了,好多绿水不再那么绿,好多青山也不那么青了,老祖山给我们留下的金山上已被刨挖取走了不少金子,银山也挥霍的不少。
可喜的是我们亡羊补牢,已开始***用各种强有力的措施,甚至包括一些严苛的手法。
农药残留肯定是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改药物防治为生物(天敌)防治或人工防治。不是有人用鸡鸭鹅防治蝗虫吗?!
科学家以前研究怎样制造高效低毒的农药,现在应该改变科研方向,研究培养天敌,走生物防治之路,并适当***一些人工防治,譬如最早人们防霜冻用的用土和柴草覆盖、烟薰火燎等。
其次,多栽生态林,减少经济林,改变气候条件。还有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甚至扩大***,力争使人与自然平衡和谐,回归本然。
环境气候变好,病虫害自然会减少。
化肥问题肯定是改施农家肥,以此法慢慢改变土壤结构。千百年来,我们的农耕不是一直用农家肥吗?!化肥只有六七十年的施用历史。
用高效低毒的农药 杀虫 或提倡生物杀虫 ,用农家肥 ,减少化肥用量 ,就污染问题 个人认为 应该提倡焚烧 秸秆,杀菌杀虫 又增加肥力 ,这样还可以少打农药 。还要减少除草剂 用量,尽量减少农药物对人身体的危 害,其次尽量自己种菜自己吃 ,尽量自己种粮,并减少转基因粮食进口 ,最好有每村派出技术员,指导农业生产 ,提供技术保 障。
一亩土地一般施肥和打药多少?
一亩地一般施肥和打药多少,那要看施什么肥,打什么药。如果施农家肥,一般每亩可施3---4方,施复合肥每亩可施50公斤左右,尿素20公斤左右,碳铵、磷肥均40公斤左右,钾肥15公斤左右。
打药弹性更大,因为农药品种众多,就性状来说,有粉剂,有颗粒剂,有水剂。就使用目标来说,有治虫的,有治病的,还有除草的。使用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要求的方法和用量来操作。
地膜每亩地3.5-4.0公斤;肥料一般为底施尿素15-20公斤/亩,磷酸二铵40公斤/亩,硫酸钾15公斤/亩,锌硼肥各施1-2公斤/亩,生育期追施尿素40-50公斤/亩,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农药主要是防治红蜘蛛及蚜虫用,根据虫情灵活掌握。
化肥和农药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会残留有害物质影响健康,农民为什么还要大量使用?
首先是追求产量。中国由于耕地少产量低,人口压力大,[_a***_]粮食的高产很难满足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原来农民的种植模式是广种薄收,要想高产,必须施用粪肥,费力费時,增产效果不如化肥。因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引进化肥生产设备,其初衷就是提高粮食产量。因增产效果好,从改革开放前到现在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才有了现在粮食的高产。如没有化肥想维持高产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化肥农药的投入弊端已经显现,却不能不用,并不是农民图省事,而是要维持产量和收入不得不用,是农民的无奈也是国家的尴尬,怎样改变现状是须要国家深思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化肥农药的防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化肥农药的防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