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农药和化肥,卖农药和化肥对人体有害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卖农药和化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卖农药和化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资是“暴利”?不入行不知道深浅,农民与农资人究竟有何区别?
农资暴利确实存在,但相比房产暴利来说,农资就算不了什么了。本人做肥料销售29年,多少也是见到一些农资暴利的行为和方式,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也许对农民朋友有益。
农资市场检查
农资暴利来源于农资的更新速度太快,有些农资行业人士都招架不住。在之前农资是归供销部门管的,和其它行业一样,一袋肥料从化肥厂出来是要经过省级农资公司到市级农资公司,再到县级农资公司,再分发到各乡镇基层供销社、农业三站,最后才能到达农民手上。这些层级里都有一定的利润点。但是因为价格是国家规定的,到哪儿都是一个价,所以农民也就对农资价格不深究了。
农资市场化以后,农资从厂家直接到超级经销商,再通过乡村两级经销商销售给农民,仍旧是有层级利润差价的,我们叫渠道差价。因为产品和价格放开了,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定价方式,一般都遵循谁出钱谁挣得多的原则。农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一袋肥料从村级零售商处买到,价格是150块,到县级农资商处问也是150块,就发现不了什么不同,一直也搞不清他们是怎么挣钱的。这其实就是农资销售的市场统一价格作怪,为的是保护各级农资商。
基层供销社发放肥料
农民知道农资暴利是从后来农资厂家多了开始的,厂家竞争中不是任何农资业务员都能遵守规则的,有的会直接把肥料卖给亲戚,享受厂价。而亲戚们也不给农资业务员面子,显摆,说他们的肥料从厂里买是多少钱,比市场价低了多少,这样人们才清楚原来肥料从厂价到零售价可以差上千元。这下农民们就愤怒了,说农资商黑心,从前不知道,原来他们挣我们这么多呀。其实若从商业的本质看,存在差价是对的,是存在暴利差价有违人心。渠道不同,差价就越明显。
2015年,张杂谷3号在山西卖得挺好,上年60块左右的谷种,最高时卖240元,但当时农民也是求着人买,后来才知道那是商家真正使用了一次饥饿营销,农资商和厂家都赚了。但那是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呀。1995年尿素吃紧,出厂价1400-1800之间,到了农民手上最高达2400元/吨,但老百姓依然不讲那是农资暴利,因为老百姓不知道厂价是多少。
尿素销售
今年尿素依然涨得快,从去年后半年的1500左右,到现在的2100左右出厂,但农民发现尿素零售价格也顶多是加了个运费,所以大家都不说啥,因为他们知道是厂家涨的价,并不是农资商涨的价。但为啥农资商还在不停地往回运尿素,因为他们手上已经有了之前的订单肥料,他们吃的是季节差价。同理,今年复合肥料也价格挺高的,农民的反应就不一样了,认为是农资商要价太高,赚了暴利。这样的话,就是错怪农资商了,涨价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好卖一些,季节差价大一些,但并不表明是他们太黑。
其实肥料暴利最能体现出来的是那些新型肥料和***冒伪劣肥料。新型肥料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就是那些大家之前不知道的,没听说过的肥料,各式水溶肥料、腐植酸肥料、氨基酸肥料、黄腐酸肥料等,农民自己都搞不清是啥作用,这些肥料在当前鱼龙混杂,的确是在卖高价,利润当然也是非常诱人的,到什么地步?可以卖一吨挣一吨。所以大家在选购新型肥料的时候,长个心眼,多对比一下,货比三家比啥都好。
查封***冒肥料
农资行业的确是暴利行业,但是其中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赊销、欠款不能百分百收回、垫款产生的利息以及不能全部销售而出现的“转商”等情况,都是其真实存在的风险。而且,高利润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出现十几家农资店,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农资行业确实是暴力,如果您能在当地保证有5000亩地左右的农药、肥料销售量,年入十几万是不成问题的。以我所在的农场为例,几十万亩的稻田,农资商店也有几十家。除了那几家干的比较早的之外,其余的几十家所能销售的农药、化肥、种子量并不高。但是也不耽误人家赚钱、潇洒,基本上每个店铺每年的利润都在10万元以上。
农资行业最为暴利的可能就是农药了,种类多、品牌多、类型也比较丰富。可以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生物制剂等。还可以根据作用的作物分为旱田和水田用药。以稻田使用的封闭药为例,黑龙江垦区一般使用3次,***设一个店铺可以销售5000亩的量,那么单单是封闭除草剂就可以销售15000亩地的使用量。基本上3次封闭药的亩使用成本都需要在70元/亩左右,我们按纯利润5元/亩计算的话单独销售封闭除草剂的利润就能达到7万多元。更不要说后期一些按克售卖的进口杀菌剂了,还是非常暴力的。
化肥的利润也很可观,但是也需要分种类。利润点最低的可能就是传统的三大肥和复合肥了,因为这两大类肥料的销量虽然可观,但是其成本高、大多是以赊销为主要的销售方式。一旦出现坏账的话,那就会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而这种情况在化肥经销商那里是很常见的,每年都会有一些坏账无法清欠。而其他的一些水溶肥、叶面肥的利润却是最高的,进价低、卖价高、赊销比例小,可以说这部分肥料才是肥料经销商最大的利润组成。
***销售的风险是最大的。看起来***市场的规模大、销量大,但是一旦***不能完全的销售出去就只能转商作为商品粮销售。而这种情况在***经销商那里每年都会出现。商品粮和***的价格差距是按倍数来计算,一旦转商的比例过大那么这一年就白忙活了。 而且,***即便销售出去,一旦出现***问题,首先追责的就是经销商而不是***公司。也就是说,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经济赔偿之外,对经销商的处罚也是不可少的。可以说,农资行业中的三大类别中,***销售的利润最高、风险也最大。
而对于农资人和农民来讲,有着本质的差距。一个是“以物换钱”的投机者,一个却是出钱、出力、还要承担风险最低端生产者。两者怎么可能一样呢?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至于农民和农资人的区别,什么区别也没有,农民卖农资就成了生意人,拎起锄头就是农民,很多农资经销商什么也不懂,就知道价格,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这就是农民,农资经销门槛很低,基本都是夫妻店,家庭店,专业做农资的没有,配备齐全的更没有,真正做农资的专业知识很强,有专业的人员负责技术,有专业的配送人员,咱们就是全能型,什么都能干,更多的是就是为了盈利。
农资必须有高利润做支撑,不然是赔钱的,这个行业赊销很严重,基本都是一年以上,还有的好几年不结账,大家算算谁赚谁的,如果一袋化肥赚三五块钱,绝对赔钱,复合肥利润稍微大一点,尿素是赔钱卖的,真正的品牌复合肥一袋也就是十多块钱,不是大家想的,赚一半,大家说可能吗?
每个行业都有风险,曾经有一年储存尿素,赔的一塌糊涂,一般人都赔万儿八千的,量大的赔好几万,农资也不是***不赔的行业,风险肯定是有的,相对来说风险低,这是真的,关键还在个人思路上面,必须了解市场,随时做好应变准备,大家说对吗?
今年我卖的复混肥28-6-6的,80斤90元,大家算算还有利润吗?一袋只有3.4元的利润,当然我是不赊账,不送货的,你必须去我家拉,进价是2150元,卸车费一吨15元,这就是利润,这是前期进的,再后来直接进价是2250元,加上卸车费一袋就是90.6元,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没有这么大的利润。
经常有人问一袋化肥赚4、50块钱吗?我又能如何回答呢?我说没有这么大利润,一袋赚30多块钱,你即使赔钱也没有人信,大家应该合算一下成本,里面装的不是土,在大家眼里复合肥就是暴利,在他们心中就是一半的利润,很多时候我也只能沉默。
农民卖农资就成了农资人,其实还是农民,身份没有一点改变,能够改变就是自己的忽悠技术,不懂装懂忽悠农民,我常说我们要加强学习,真正弄懂,这样才可以好好服务农民,大家说对吗?
农资是"暴利"?究竟有多"暴"?外行不得而知。如果说农民与农资人有何区别这个话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经营农资的人属于商人的范畴,是靠赚取商品的差价为生计,而农民则是靠用辛勤的劳动成果赚取[_a***_]费用,两者是供应商与需求者的关系。简单点说就是卖家与买家之间的关联,可谁也离不开谁。至于经营农资的赚取农民多少钱他们也不得而知。在农民的心目中只要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资,不用伪冒***劣的产品坑他们,价格贵点也认可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卖农药和化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卖农药和化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4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