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减化肥农药,化肥农药两减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减化肥农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减化肥农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控两减三基本是什么意思?
“一控”是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
“三基本”是指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农业双减增效什么意思?
“双减”增效技术指的是减少化肥施用量,减少农药施用量,增强经济效益,通过设置诱虫板和诱捕器等方式物理性杀虫,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实现油菜生产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优质高效的油菜种植基地提供生态安全保障。
“双减”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优化施肥施药方式,促进提质增效的栽培技术。化肥、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双减指的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施用,增加生产效率。由科技部、农业部成立的国家十三五***农业项目——“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为推动化肥农药零增长“对症下药”。 国家十三五规划“药肥双减”项目组项目专员吴青松日前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药肥双减”项目以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农药提质增效为目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如何理解和实现化肥的减施增效?
化肥减量增效的技术路径
通过实施化肥减量,可以控制土壤污染,而肥料促进剂通过长效γ-聚谷氨酸的作用,阻隔肥料固化,激活残留在土壤内的肥料,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后期生长,对农业的增产、增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选择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二、机械化深施肥技术
机械化深施肥技术主要是指使用农业机械在耕翻、播种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种类、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的深度。
三、水肥一体化技术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新技术。它通过压力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肥料溶液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施肥方法,可以把水和养分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定量、定时直接供给作物。
有机肥种类多、肥源广、易于积制、成本低、施用简单,是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养分含量比较齐全,肥效持久而稳定。坚持化肥与农家肥混合施用,一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二可使迟效与速效肥料优势互补;三可减少化肥的挥发与流失,增强保肥性能,较快地提高供肥能力;四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品质,并对减轻环境污染有显著效果.
这个题目和国家的“三减”政策比较契合,既减肥、减农药、减除草剂。那么化肥施用量低了会不会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栽培技术水平的提高。我以黑龙江为例来说下这个小块部分。黑龙江垦区的水稻种植水平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东部建三江管局,地处第三积温带下限和第四积温带上限,但是平均产量能达到1100斤,个别的能达到1200斤,只能种植11片叶的水稻品种。周边地区,比如富锦、同江,还有远处的哈尔滨、绥化地区的积温带比建三江有优势,但是产量基本上也和农垦建三江管局持平。为什么,分段施肥,我们种植水稻在用肥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年施肥次数达到3-4次。让肥效在各个生育期的关键节点发挥到最大。反观地方的种植方式,一年代大概施肥2次,管理较粗放,没有我们细致。所以,栽培技术水平是减施增效的一个重要部分。
2、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是以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为例,近几年推广的侧深施肥技术,直接说明了减施增效的可能性。使用三大肥平均用量30-35公斤/亩,使用侧深施肥平均25-30公斤/亩。平均每亩地节省化肥5公斤,并且实现了稳产增产的目标。尤其是在贫瘠地块,使用侧深施肥技术能明显的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
3、新机械的推广。黑龙江农垦的新机械推广力度是比较大的。从高速插秧机到侧深施肥高速插秧机,再到现在的平均行距25厘米的侧深施肥宽窄行插秧机。都在提升着肥料的利用率,在较低肥料施用量的同时使作物增产。
4、肥料科技的进步。从传统的三大肥,到复混肥,到侧深施肥,再到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微量元素的侧深施肥。都极大了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化肥的施用量。
上面几点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读者海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减化肥农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减化肥农药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6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