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农村经济特点,民国农村经济特点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国农村经济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民国农村经济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国“黄金十年”没有大量引进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化,这是为什么?
民国黄金十年是指,1927年蒋介石北伐基本统一了全国,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止。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平均达到了8.7%经济增长率。为现代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十年。
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中,民国时期主要发展的是轻工业,而重工业发展不起来。这点其实有些误解,民国时期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北洋***和南京政府时期。前者虽然混乱,军阀割据并且天天打仗。但是大家所不知的是,这段时期国内的经济却呈现了奇迹般的增长。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1912年到1920年的工业增长率为13.4%,经历了短暂的大衰败后,1923年到1926年依然为8.7%。甚至美国经济史学者罗斯认为北洋***期间的经济增长率为15%。而我们印象中的民国轻工业则是这段时期的产物。大量的民营资本家出现,如棉纺和面粉业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纺织业的张謇和穆藕初,航运业的卢作孚,银行业的张公权和陈光甫,化工业的范旭东等等,号称全球一流的企业家!
这段时期是资本家成长的年代,所以大部分工业增长都集中在关于民生的轻工业方面。
转折点在1927年,这些资本家扶持了蒋介石的南京***,对国内的工人运动开始了大镇压。然而,南京***是有自己的经济思想的。蒋介石主要主张国家管控经济,其实就是以国营经济为主的***经济体系。因此在其掌权之后,就开始了积压民营资本家的行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1935年孔祥熙进行的法币改革,意味着货币发行权归南京***掌控。基本上所有银行都成为了国营控股企业。我们现在所熟悉“五年经济***”就是由那时候开始实行的。
黄金十年中,***投资建设了大量的重工业和基础产业。但是,这些都是国营企业!南京***并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能源和重工业、化工业等所谓国家基本工业!而他一系列的经济管控措施,导致大量的民营资本家失去了对国内投资的兴趣。
民国黄金十年,可以称得上国进民退的十年。没有了民营资本的投入,任何行业都会失去了增长的原动力!而民国黄金十年实际上是投资性经济增长。虽然***投资了很多重工业,但并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反而东北的日占区,日本鼓励日本的民营资本家对东北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设。东北的重工业却得到了***展,其中很多企业都成为了之后中国重工业的基础!
以上内容大部分出自吴晓波老师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大家学习!
我呸!
比烂得来的,
对,就是和大清比烂得来的所谓“黄金十年”。真有意思,还黄金十年!1927年后,民国就不国了,哪有什么黄金十年。
要是硬说有黄金十年也是蒋介石个人的黄金十年,不是民国的黄金十年。
题目也说了没有大量引进大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化,农业我们也知道如何不堪。
至于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当然也可以相信,但是怎么用统计数据,这是个技术活,怎么统计可以统计出好看的数字来,现在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不展开。
首先,蒋介石掌握的江沪地区本来就是经济繁荣地区,并且这个经济繁荣是不健康的繁荣,是靠吸内地的财富交换外洋商品的繁荣。
蒋介石控制的江沪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陕西河南甘肃山东等等内陆地区经济停滞,甚至负增长,***装看不见吗?不和落后地区平均一下吗?
我们现在也还是江沪地区发展在前面,可是现在的江沪地区要向外转移支付的,就是说支援其他地区的,不然,光统计江沪地区的增长率的话,怕不会有35%呀。有意思吗?
有些老头呀,坏的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国农村经济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国农村经济特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