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和农药化肥,茶叶和农药化肥的区别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茶叶和农药化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茶叶和农药化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亩茶地要用多少农药?
通常农药上都会有使用说明的,比如每亩用量80-120g、或1000倍-2000倍液等。 用来人工喷施的药液理论上每亩用水量60kg左右,但在实际生产上一般2壶药水、即30kg就可以喷施一亩地了。
这时如果按亩用药量80g计算,每壶加入40g农药就可以保证每亩用药量达到40g了;如果说明是1000倍液,按理论上每亩用水量60kg计算,需要药量60g,实际操作时每壶加入30g(即500倍液)就可以了。使用农用机械带动高压药泵喷药时每亩地的用水量会更少,只要能够保证每亩的纯药量达到药量要求就可以。
茶是有机食品吗?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
茶叶都算绿色食品,因为其健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
茶叶一般需要喷洒农药的,所以大多数不是有机食品
但是有一部分是再种植的时候使用新的技术,没有喷洒农药,是有机食品。以前小时候自己家里种的茶叶,那个没有打农药,是真正的有机茶叶。
是的,茶是有机食品。但是,茶叶必须是没有经过农药、化肥的“滋润”,而是依靠天然的土壤、养分生长的茶树,这种最原生态的茶树茶叶,才是真正有机茶食品。
茶叶一般需要喷洒农药的,所以大多数不是有机食品。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完全有机种植,是非常有难度的。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茶叶的品质,茶农们会选择用人畜家禽粪肥作为有机肥料,然后借助食物链杀灭害虫,由此获得天然的有机茶。
普洱茶因为不会生虫不用打农药,是不是最健康的茶?
根据我们反转基因时候常用的说法:虫子都不吃的东西你会吃吗?
哈哈哈。
然后普洱还有一个争议性问题是会不会发霉,《科学》上曾经发布过一个方舟子的文章是:普洱里含黄曲霉素会致癌。文章发出后,大量说普洱不含黄曲霉的公关文就在一瞬间密集放出,最后谁对谁错还是没人知道。
但这场争论丝毫没影响我一年买一个七子饼放柜子上的习惯,说到底,这种事都是你愿意不愿意信其有的问题。爱喝的,人家划进一类致癌物,你只会说专家都瞎讲我们喝了几千年都没事。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的核心区域,对于打药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地来看。茶科植物的病虫害状况相对于其他植物,本身要小得多。打不打药,我们不去下结论,比如云南茶园茶的母栽培数量,官方推荐是3000株,但我们实地考察普遍都在1000株左右,更不用讲古茶园,每亩植株数量在几十株的这种优质的生态状况。相对于其他很多省区亩栽培数量在两万株左右的这种状态,显然要好得多。也可以讲从大产区的角度来说,其他省无法和云南茶区来比生态!至于品饮,云南茶相对于很多人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喝对适合自己的茶,当然,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复杂的,还是需要茶友们耐心的寻找适合自己脾胃状况的云南茶。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下文
我们应当怎样喝茶
这个问题似乎是简单的,因为我们只要把握住一些简单原则,那我们喝茶就会对身体的好处多多。说简单也对,说复杂也没问题!因为原则好理解,而细节难把握!
我理解的原则是,茶性、食性、体质要契合,这是我们喝茶的绝对原则!难点在于这三点不好把握!这三方面的契合,是建立在绝对认知的基础上的。比如我们掌握茶性的原则,是在理解我们对茶性的认识的基础上建立的。那就是绿茶、白茶、黄茶(我统一称绿茶类)、青茶、黑茶、红茶,这个排序是一个茶性由寒到温的过程;而“汤色越浅茶性越寒,汤色越深茶性越暖”,则是我们对此的***认识!明确此二点,我们对茶性的理解就不会出大问题。食性,这个问题的大原则就是气候热的区域的食物可能是寒性的;冷的区域的食物可能性偏热。比如,海鲜性偏寒,羊肉性偏热。茶性、食性,这二者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只要掌握互补的原则就可以了。说白了,就是吃海鲜要喝汤色深的茶;吃羊肉要喝汤色浅的茶。这是茶性和食性间的关系,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单从二者间的关系来说具有相对的绝对性。但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还要把体质的因素加入进来,那么就需要更深层次的认知和考量了。这才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复杂之处!
体质这个问题也是较复杂的,但相对于我们的饮食,基本上只需考虑脾胃状况。说起来原则也简单,那就是脾胃虚寒者宜热性饮食;反之则亦反之。
当然,世间没有绝对的事。这三者间的关系,只是一个大的原则,在此,还是以常规状态来讲的,只能讲大致如此,或者说是基本原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茶叶和农药化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茶叶和农药化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