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意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专家说少用化肥农药,农业就能高质量发展,化肥农药减量该怎么减?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化肥、农药、种子、农技、农机、管理综合应用的,不是随意减掉哪一项就可以实施的。针对化肥农药减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农业种植不用化肥农药是不行的,农药化肥并不是人见人怕的东西
当前农民都有用药用肥常识,一句话可以说明白就是:不用农药化肥根本不行。这是有道理的,本来化肥就是粮食的食物,吃不上东西身体没营养自己长不好,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不用自然处理不了病害和虫害。但也有人认为使用化肥农药就是给作物下毒,这是不科学的。
2、农药化肥并不能超量,超量的后果很严重
正如一些人认为的,化肥农药非常可怕,有些农业专家也提出化肥农药应该减量,这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对。近40年来,我们特别注意了粮食产量,而低估了土壤质量与粮食质量,特别是蔬菜作物,大量超量地使用农药,使蔬菜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杀了虫子了,也残留了过多的农药,这当然是不好的。在一些大田中,复合肥料施用过多,一些磷素钾素残留在土壤中,使土壤透气性不足,严重阻碍了根系伸展,致使作物生长能力减弱,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蔬菜种植
3、该怎么减农药化肥?
正是由于上面这些现象,不研究土壤及作物学的人认为,化肥农药减量就是不让农民多产粮食。当有人提出化肥农药减量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把这个概念就偷换了,实际就是在调整用量而已,并不是说不用。我们提出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这个道理。
农药化肥减量,实际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1、改土。把之前多施进去的肥料通过生物的方式给稀释掉或者分解掉,让土壤更充满活力,生物有机肥料正是起这个作用,农家肥也有这个作用。2、降残留。蔬菜果树作物中,使用农药的量比较大,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持预防,而不是见虫才杀,方法得当,农药自然用得少,蔬果也就农药残留少了。3、休耕轮作。土地也需要休息,该休耕的就要休耕,休耕的目的在于来年更好的长粮食。而轮作大家都比较在意,一种作物种好几年,这种方式不值得提倡。
果树土壤
不知道跟大家说清楚了没有,其实当前农药化肥减量,就是对之前40年农业种植形式的一个有益补充,我们要求量,就要减负,争取用最少的化肥来实现最大的产量,吃一个包子够了,我们就不要吃第二个,就是这个道理。农资人实录祝农民朋友种植愉快。
微生物肥料和化肥农药同样重要,农业种植上如何应用更高产?
微生物肥料不同于化学肥料,它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同时***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且有益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还可拮抗某些病原菌,减轻病虫害。正确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随着微生物菌肥对各种农作物抗病、抗重茬效果特别明显,增产幅度30%左右,效果十分显著。因此,越来越多的菜农认识到生物菌肥在蔬菜生产上的重要性。于是,生产中很多菜农表现出了过分地依赖和使用菌肥的情况,并逐渐进入使用误区,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与化肥混施
有些菜农认为,菌肥不能与化学肥料混用。混用后,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就会杀灭菌肥中的活性菌,因而致使菌肥失去效果。殊不知菌肥中养分含量很少,单独使用很难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菌肥可与化肥混合使用,如过磷酸钙等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与生物有机肥混合施用,可减少养分固定、流失。而且单独施用较大量的化肥或化肥施用不均匀时,容易对作物产生毒副作用,如果与菌肥混合施用,则会减少此类问题发生。
二、适量施用
土壤中施入较多的菌肥,虽然不会出现烧根烧苗现象,但也并不是施得越多就越好。盲目大量施用生物菌肥,虽然不会向化学肥料那样造成蔬菜烧根死苗,只是蔬菜植株体内盐类积累增加,有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恶化土壤质地,但最起码增加了肥料投入成本(因为生物菌肥价格较高),降低蔬菜的栽培效益。因此,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地确定生物菌肥施肥量,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满足生物菌肥肥效发挥条件
生物菌肥内含有大量的土壤益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释放土壤中的不可溶性磷钾等肥料元素,施用后增效显著。但是,这类微生物多是好气性菌类,它们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适量的氧气。因此,必须在高温焖室以后才能施用,以免焖室时因土温高,使之失去活力,而且要浅施,入土深度5~8厘米为好,不可深于10厘米,防止深层土壤氧气不足,影响微生物的活性,降低使用效果。
微生物肥料的确对农业生产很重要,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土壤养分的释放、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和扩散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微生物肥料在实际的生产表现方面却不是那么明显。那么,农业种植中该如何应用才能更高产呢?
微生物菌肥是近两年新型的一种“肥料”。说其是肥料,但是其中不含有任何的营养物质,但是功能却比较多样性。而且,微生物菌肥的形态也多样化,水溶液、颗粒、粉末都有;施用方式也多样化,可以土施,也可以冲施,甚至还有号称可以叶面喷施使用的菌肥产品。只不过对于品牌、种类较为多样化的菌肥来说,只有科学的施用才会有一定的效果。
1、对土壤水分有要求。我们施用的微生物菌肥,都是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菌类产品。特别是以颗粒、粉末状为代表,其中的有效成分也就是其中的微生物都是处于休眠的状态。施入土壤之后需要在适宜的条件之下才会逐渐的恢复活性,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水分。施用生物菌肥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也就是土壤看着干燥、但是仍有潮湿感觉的状态。土壤含水量过高,有害菌类大量繁殖不利于微生物菌类的活性恢复;土壤太过于干旱,也会抑制微生物菌类恢复活性。
2、补充土壤有机质。微生物菌类是需要在土壤中繁殖和活动来扩大其菌群的数量,以此来达到分解有机质、促进土壤养分释放以及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的目的。而微生物菌类的繁殖和活动,也需要充足的能量供给。就像我们种植食用菌一样,也需要培养基来提供养分。那么,土施微生物菌肥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就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大分子有机物。将有机质和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之后释放出氨基酸、单糖等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物质就是微生物菌类活动和繁殖的能量来源。所以,土壤中的有机质缺乏,也必然会影响到微生物菌肥的施用效果。在施用微生物菌肥的时候一并施入一些有机肥或者农家肥也是很有必要的。
3、温度。为什么肥料经销商和一些专家都说菌肥需要每年使用才会有持续的效果?就是因为这类微生物菌肥中的菌类,都是从土壤中筛选出的有益菌种,经过人工培养、扩繁之后形成的微生物产品。经过了人工选择和培养的过程之后,其施入土壤之后在寒冷的冬季会因为过低的温度而完全的失活,导致土壤中补充的微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所以,一些经销商和专家说需要每年使用微生物菌肥是有科学依据的。
4、施用时间。微生物菌肥的施用时间最好是在温度回暖的春季,外界温度稳定通过10-15度的环境下,对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随着温度的逐渐上升,繁殖和活动的能力会进一步的增强。直至寒冬的到来才能趋于停止。所以,建议在春季或者夏季使用微生物菌肥产品。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