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化肥农药成果,历史化肥农药成果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化肥农药成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化肥农药成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玉米的播种收割,自上世纪末至今有哪些破天荒的历史记录?管理及肥料使用有哪些改变?
以前播种是一粒一粒播下去,现在玉米和小麦水稻一样都用犟的形式,大大减少人工,同时收割的时候可以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玉米。在管理玉米的时候可以使用复合肥让其生长更好,杂草方面有除草剂大大减少人力的支出
有人说古代在没有肥料、没有农药的情况下,粮食照样够供应,是这样的吗?
肯定是的!不要说在古代,就在我们孩童时的上世纪60年代也是的!(建议提问中的“古代在没有肥料、”改成“古代在没有化肥、”)
记得1965年我在家乡农村上小学6年级时,老师经常带领我们去参加生产队劳动。印象最深的,一是去田里撒肥,二是下稻田除虫。
田里撒肥撒的是各家各户养猪沤出来的圈肥。那时候所有人家都会养猪,因为养猪卖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养猪还会经常给猪圈垫草,好尽可能多给生产队出粪(圈肥),这样可以多挣点工分。不记得那时有什么化肥。
下稻田去除虫(现在想来应该是稻螟虫),是每人从自家带去一个洗脸盆,同学们下到稻田里排成行,每个人双手握盆,把盆竖起来,盆口对着稻禾植株上半部(家乡人叫“谷稞”),从左边扫到右边,看看盆里有没有虫,有了就摁死;再从右边扫到左边,又看看;这样重复着动作往前走。还记得那时根本没有农药。
那时候生活是清贫的,但能吃饱,我们生产队好像四五十户人家,就有一家经常说粮食不够吃,可大家都把他家看成是好吃懒做。应该说整个国家的粮食供应还是基本能保证的吧。
我一直到现在都认为,那时清贫、穷,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不久,国家底子太薄,1958年后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而不是因为没有化肥和农药。
是的。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现在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古代随便一条河啊,小溪都可以直接饮用,现在你敢么?
古代的污染基本为零,农作物啊只要没有天灾,基本都是满仓。
希望能帮到你。
的确是这样,简单来说,三个原因:
人口少,相对来说,粮食消耗就少,因此只要保持稳定的农业生产,就能够为大多数的人口提供充足的粮食,当然产量不高,本身也决定着人口上限,没有那么多粮食,自然人口增长也会相应的不高,因此,古代人口相对来说少,也是粮食够供应的一个原因。
反过来说,农业生产有局限,因此也决定了人口不会多。
如解放后还在使用的草木灰,人畜的粪便、少量绿肥及河泥等,在古代也同样是最为天然的肥料,同样可以直接用于田地,这就属于没有化肥的年代,人们就用最天然的肥料来耕地。
另外,还有一个残酷的事实,古代平均亩产200斤,即被视为“丰收”,基本上种地就靠“轮作”,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还得看天,所以古人常说“靠天吃饭”,若久旱无雨,那就注定庄稼不长,不像现在还能有先进的灌溉系统,还有南水北调这种大工程。
基本上古代的农业生产,还是与大自然成互相利用的关系,再结合上一点,因为人少,所以在古代的太平时期,只要肯专心劳动,即使亩产只有200斤,也不会出现粮食少的情况,毕竟人少,当然若赶上战乱,那就得另说了。
如汉朝时,一家六口,亩产粟1.5石(约120斤),便能在交够赋税的基础上,也足以果腹。
提问者有点幼稚,或者存有某种居心?凡成功的生命,都会过度繁殖,以应对外界的各种进攻,所以***总是短缺的,所以人才冒着***一千自损八百的风险去战争。正因为***总是短缺的,人类才有贪婪的习性。
一除非利用***的方式发生改变。你看:同样是猫科,分化出多少品种?犬科呢?一群鸟来到一个隔绝的荒岛,N年后,它们的后代利用***的方式会分化为多种多样……例子太多,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总是短缺的,除非发生了改变。
人类自身未经大的灾难,利用的***未发生改变,***定是短缺的。没有现代科技也能吃饱是谬论。饿死人和饥饿在几十年前如同人类的影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化肥农药成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化肥农药成果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