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药化肥农药化肥用量***,***农药化肥案件应该怎样处理

农药化肥用量***,***农药化肥案件应该怎样处理

cysgjjcysgjj时间2024-08-09 14:27:26分类农药化肥浏览15
导读: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药化肥用量造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农药化肥用量造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一瓶农药的说明书上写可以打5亩地,可卖药的说只能打2亩地,是什么原因?如何看待作假的农产品?无证医生注射镇静药强奸女患者获刑6年4个月你怎么看?西药骗子假冒中医药,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药化肥用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农药化肥用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一瓶农药的说明书上写可以打5亩地,可卖药的说只能打2亩地,是什么原因?
  2. 如何看待作假的农产品?
  3. 无证医生注射镇静药强奸女患者获刑6年4个月你怎么看?
  4. 西药骗子假冒中医药,四处泛滥,为什么屡禁不止?
  5. 复合肥含量为什么一般不超过56?

一瓶农药的说明书上写可以打5亩地,可卖药的说只能打2亩地,是什么原因?

以前,农民除草,一般都是人工拔草,虽然工作量很大,不过,管的时间比较长。后来,为了省事,农民除草也开始用起了农药。只需要买好农药,兑上水,用喷雾器一喷,简单方便。可有时候会发现,卖药的人说一瓶能打2亩地,而农药说明书上却写着一瓶可打5亩地。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多卖钱,而故意慌说。其实,可能也不完全是,但不排除。那卖药的人为何会这样说呢?

第一、为了多卖,从而多盈利。

农药化肥用量造假,假农药化肥案件应该怎样处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心隔肚皮,每行每业里面都有为了获利,或者为了多获利而不择手段之人。本来一瓶可打5亩地,现在告诉你只能打2亩地,那么,如果家里有10亩地,就会买5瓶,这样就能多卖出3瓶药。那么,可能就会有人说,这么卖药,卖药的人不怕农民把农作物打死了吗?其实,这不用考虑,卖药的人告诉的剂量肯定是在一定范围内,只要控制在这个范围,应该也不会打死农作物,只是为了让农民多使用而已。

第二、担心病虫杂草除不掉,从而影响生意

有些农药可能其质量本身就比较差,如果再按照说明书上建议的标准剂量,其效果肯定会变差,可能就会出现病虫杂草除不掉的情况。那么,卖药的人就会担心农民下次不会再来他这里买药了。还有一种情况,我们都知道,农民比较节俭,在使用时,有可能会减少农药剂量,而卖药的人怕农民减少剂量使用后,最后还怪其药效不好,从而影响了生意。当然,这种慌说也必须在其范围内。

农药化肥用量造假,假农药化肥案件应该怎样处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三、卖药人是根据庄稼受害特点,给出的合理建议。

我们都知道,庄稼不管是受到病虫害还是杂草害,都会影响其产量。而遇到这种情况后,农民往往都会对其喷洒农药。长此以往,这些病虫、杂草就会产生抗性而适应,那么,在喷洒同样剂量的农药,其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没有以前使用时的效果那么好。而卖药的人会根据农民使用的哪种农药,除的是什么病害,是否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来适当的增加农药的使用剂量,这是卖药人给出的合理建议。

结语

农药化肥用量造假,假农药化肥案件应该怎样处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庄稼不管受了什么病害,都会让农民烦心。虽然,使用农药能预防很多病虫害和除去杂草,但是,长期使用对庄稼还是有不好的一面。如果过量使用的话,其危害性更大。甚至,可能还会造成农残超标,破坏土壤环境。所以,适量、适当使用,方为上策。

我用药会根据说明书配比施药量,但也参考售药员的建议。

药厂和售药员都想和你交朋友,都希望你的作物好,他们才有回头客。

说明书是给所有顾客看的,他的建议是中性的。售药员是对你说的,受课的只是你一个人。但你是有主见的。

我会在5与2之间取个值,这就是我的主意 ,一般我选择3或2.5,这接近本地实际。

的确,现在很多的农药经销商在推销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杀虫剂的时候,推荐的药量都是超过指导说明的用量。按正常情况来讲,这些农药都是进行过田间的实际应用效果试验和安全性试验,指导说明用量应该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什么经销商建议超计量使用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保证农药的施用效果。对于农药防治的病虫草害来讲,并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物种,而是针对多个个体。比如说,稻田叶片喷施使用的防治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的除草剂来讲,由于针对的杂草种类过多,必然会对不同的杂草有着不同的针对性。可能对阔叶类的杂草防除效果较为突出,但是防治莎草科杂草的效果就要差一些。为了保证施药后的除草效果,在不需要复配其他种类除草剂的前提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除草剂的用量,以此保证防除杂草的突出效果。

但是,对于农药 的超量使用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超量使用的情况下对农作物仍然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否则的话,提高药量之后病虫草害防除的效果提高了,但是农作物也受药害了,这样的话经销商就需要负一定的责任。所以,通常情况下,经销商推荐的农药用量对农作物的安全性来讲是没问题的,对病虫草害的防除效果来讲也不会有问题。

2、农药的更新换代升级速度太慢。如果您细心的话,就会发现我们现在使用的农药很少有新型的农药,几乎所有的农药都有较长的应用历史。杀菌剂如此,除草剂如此,杀虫剂也是如此。但是,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所需要防治的病虫草害已经对现有的药剂有了一定的抗性。而指导说明上的药剂用量很可能是药剂刚刚开发时做防除和安全性试验时的数据、经过多年的应用,病虫草害在抗药性上有了一定的提升,再使用原始的推荐用量对防除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防除的效果,适当的提升安全用量也是无奈之举。在这个问题上,除草剂表现的更加明显。很多的经销商推荐的除草剂用量都是指导说明上用量的翻倍使用。否则的话,很难获得较好的防除效果。

果农药的说明书上写可以打5亩地,可卖农药的说只能打2亩地,通常由以下几种情况影响: 1.药剂抗性增强了。农药说明书用量,一般都是农药初次推广使用前通过大量田间试验确定的,因为使用规范、科学,加之药剂没有抗药性,所以效果会比较好,但是推广使用后,由于农药的随意加大用量,或过于频繁使用,或药剂使用年限较长时,随抗药性增加,一般生产药剂用量要比说明书用量大,甚至翻倍使用,才能确保防效。另外发生重、喷药比较晚时,也要农药加量使用,否则会效果不好。比如目前我地有些水稻田千金子每亩用200-300毫升氰氟草酯都打不死,而10%氰氟草酯亩用量一般为60-100毫。因此当前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尤其像噻嗪酮、康宽等抗药性强药剂我们有些地区一般都不推荐使用了,所以你应该选用其它有效药剂,即可确保防效,延缓抗药性,同时还能减少成本

2.农药经营人员指导技术欠缺。当前部分农药经销商,为体现自己药剂效果好或技术好,经常会出现随意混配包治百病药剂,或擅自增加药剂剂量指导使用,或用而不是根据病虫害发生对象及抗药性情况科学指导用药。因此购买药剂应该到指导技术好经营门店选购。

3.一种营销手段。由于部分农民文化不高,对病虫害防治知识和农药使用技术了解不多,而部分农药经销商利欲熏心,***用欺骗或哄骗方法,促使农民多买药,多用药,乱用药,进而为自己获利创造条件

4.药剂质量问题。比如过期农药一般会影响防效,使用时要加量使用,或药剂质量不好,或含量不够,为保障防效,要加量或翻倍使用。

之,农药增量指导使用,既有使用技术指导水平原因,也有抗药性因素,其中农药抗药性应该是其主导因素,但不排除上述其它原因影响,具体宜结合当地病虫害发生及用药水平等实际考虑分析

农民种植农作物,都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农药来防治各种病虫害,我们买农药的时候都会去农资店进行咨询购买,但有时候农资店老板就会告诉你,不要按照说明书使用,要加大用量,为什么农资店老板会这样说呢?

说明书都是在理想的种植情况下才有用,适合大部分,但是农民种地都不太一样,病虫害发生的程度也千差万别,所以也不能总按照说明书使用。

第一,卖农药的,对每一种农药还是很熟悉的,他知道什么样的病虫害应该用多大的量比较合适,才能止住病虫害。就好比去医院看医生,取药的时候,医生刚开始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加大用药量,以保证能治愈疾病,这是一个道理。因为农作物种植习惯的不同,有的人种植密度大,就需要加大用量,密度小就可以减少用量。还有病虫害发生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严重,有的轻微,农资店老板问过之后,会根据你地里面病虫害发生的严重程度,推荐合适的农药用量。

不仅卖农药的会要求加大农药施用量,就是我们农民自己,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也会根据农作物发生病害的程度私自添加几倍的使用量。以前我爸没在家,我去给小麦喷施治蚜虫的药时,完全按照说明书使用的,结果是蚜虫太厉害了,防治效果非常差。我爸回来一看,赶紧又喷施了一遍,比说明书增加了三倍左右,才止住了蚜虫,要不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估计那几亩小麦就减产很严重了。当然也不能怪农药不管用,[_a***_]还是蚜虫爆发的太严重。

第二,有的农资店也可能是为了赚钱,为了声誉,也为了农民自己着想。比如,农作物发生了病虫害,也不是很严重,按照说明书使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农资店老板怕你回家喷施农药的过程中会出现问题,加水多了,用药量少了,喷施不均匀,喷施的时机不对等情况,当有意外发生,有些农民肯定会认为农药有问题,找农资店的麻烦,所以农资店老板为了避免各种意外的发生,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声誉,所以会根据一些农药的的情况,建议适当增加倍数。

不是所有的农药都可以加大用量,防治病虫害的可以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程度适当加大用量,但是有的农药,如除草剂,控旺药物,膨大素,调节剂等最好按照说明使用,或者咨询农业专家谨慎使用。

如何看待作***的农产品

产品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法不专业。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因产地环境的原因和病虫害因素,为保证农产品的品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违法使用一些违禁的药品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这要看有无利益,好的农产品价格并不便宜。如五常米与普通大米有机疏菜与无公害疏菜等巨大的价格差别摆在那里。在今日金钱至上的大环境下,有几个商人能独善其身。况且***的零技术,零成本与获得的巨额利润相比更使***成为一种普遍性。

我觉得农产品这么便宜但是还有许多作***,首先是因为这类农产品消耗量大,使用范围和人群广泛,所以看似便宜,但是用量很大,金额也很大!其次,这类产品一般不好直接辨别,或者怀疑作***也不好拿出直接证据,又是公共***,公共***就是可能大家都知道,就是没有人出头!第三,因为这些都是用于一些工厂食堂或者工地,里面有些复杂的利益关系,下面人员投诉举报渠道也不通畅,即使举报也会被和谐掉

唯利是图,用真的再便宜也比***的贵,还有就是原材料便宜还要考虑制作时人工花费,营销成本,还有可能进入商场超市得给回扣,这样在降低一切可降低的原则下,用料***应该是最容易的做法

生产力发展,及国家对农产品等舌尖上安全监管日益加强,但总有部分农产品被***,或以次充好等。比如地沟油,***大米等农产品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归根结底***是为减少成本,赚钱更多,但主要原因个人认为还有以下几点:

1.过于片面追求利润,利欲熏心,职业操守底线丧失。因部分人一味追求利润,产品外观等,不注重产品品质等,进而基本职业操守及其底线丧失,就挺而走险进行农产品***。

2.法律意识淡薄。目前有关农业法律法规不很健全,加之可能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学法懂法及守法意识薄弱,法制思维和法律意识淡薄。

3.监管不严,严惩力度不够。农产品监管结构目前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问题,加之市场监管范围大,也难免会出现监管不到位现象。同时也存在惩处力度不严等问题,导致***屡禁不止层出不穷。

总之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及监管措施,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举报诚信体制完善等,可以确保舌尖上安全。

无证医生注射镇静药***女患者获刑6年4个月你怎么看?

关于这个问题,这个事情,我有几个疑问:

首先,这个事情发生在的医院到底是不是正规医院。在正规医院里,这种事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先说医生没有证,是不可能独立执业的,没证的最多只能在科室里面打打杂,根本不可能独立给病人做手术什么的。

其次,男医生独立带着女患者进入检查室注射药物,然后发生性关系。在正规医院要求中,男医生检查女患者,都必须需要有第三者在场,俩人跑到检查室关上门好大一会儿不出来,在人来人往的医院竟然没人发现?太离谱了,还是说这个男医生是个快***,一分钟就完事儿?

所以我觉得,这个医院可能就不是什么正规的公立医院,可能是私立或者承包的小医院,才会有这种没有执业证的人无照上岗,然后因为管理混乱,也没有按照规定来进行正常的检查工作流程,所以最终导致了罪恶的发生。

这件事情,如果是***的最好,如果是真的,这种渣滓混进医院,就是害群之马,应该重罚,最好我们国家能够跟外国学学,来个化学***,让他们一辈子都不能人事!

非常行医,居然还能随意使用处方***,医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闻刚报道,我的第一反应这肯定是一家民营医院,因为公立医院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首先***的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就根本不会通过审核。其次使用处方镇静药是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也不会让医生一个人操作。最后,公立医院的手术室很透明的,正规医生想都不敢想干这事。

在民营医院发现这样的事情,就能很好的理解了,管理混乱,才让这些骗子有机可趁。我寻思这位***冒的“医生”,有可能对***不太熟悉,认为在患者昏迷中性侵不会有事,结果没想到剂量不够,还是其他原因,让女受害者提早醒来,事情才败露。

如果真如我猜测的一样,该骗子就有可能不是第一次犯案。但如今没有任何证据,这种民营医院的手术室又不可能像公立医院一样安装有监控摄像头,所以只能算是一种恶意猜测。

虽然犯罪人员被抓,也判了6年多,不算轻,但在我看来,还不足以杀鸡儆猴,因为他让我们真正的医生也受到了污辱。不管怎么说,罪犯算是是判了刑,但这家医院的责任呢!因此我非常支持受害者***医院,要求精神损失费的赔偿。

既然没有证当然不能称为医生啊!即使有证,法律面前***平等,该去抓就抓该杀就杀。倒是病人们自己要长点心。保护好自己对吧。毕竟中国再好再安全,也无法保证你出门遇不到坏人坏事。

你说的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第一,现在医院招工都是公开招聘,没有学历和执业证连报名都报不上,哪怕是院长的家属也不行,因为招聘要经过卫计委、人劳局等上级单位。第二,没有执业证的医生没有处方权,更不用说需要主任医师签字的***处方,没有***处方,局麻需要的药品都取不出来,更别说全麻药品。第三,题主说的被***人是大脑不清醒的全麻,全麻技术不是每个医生都会的,是需要专业的***师才能操作的。第四,腋窝狐臭根本不需要全麻,小面积局麻不会影响大脑。第五,全麻是有很严格的流程的,有医生、护士、器械师、***师的全程参与和详细记录,不可能给医生单独操作的。第六,全麻手术室都有摄像头全程监控的。

所以说,题主说的事情漏洞百出,在正规医院里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至于私人医院,本人不太了解,私人医院完全是市场行为,宰病人和出一些奇葩事故也不意外,但是,选择就医权在病人手里,贪便宜和没文化,不相信科学,迷信祖传与秘方等大有人在。

1、医院有责任。很多患者是冲着医院这块招牌来的,对医院信任,所以对医院的医生信任。2、判的有点轻。这样的衣冠禽兽应该多关几年,不然还会害人。3、受害人自身也有原因。根据有限的信息,受害人当天是和医生约好的时间,是熟人介绍?,还是本就认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也给医生预谋侵害,创造了时间。如果按程序挂号就诊,就可能避免了这种风险

最后,呼吁建立异性就诊(身体检查类)工作规范,例如,医生不得单独给异性做身体检查等等

西药骗子***冒中医药,四处泛滥,为什么屡禁不止?

这样的例子几十年太多了,全国出名的***药大案,河南台前县私人生产的《川羚咳喘胶囊》就是打着中药川贝,羚羊角等名药,实际上全是西药的激素药,而且超量,使无数的老年气管炎患者受害,我父亲就死于此药,这些坏人不知怎么处理的?真该死!

更正一下,不是西药骗子,而是江湖郎中,是开小门店行医的郎中,他们均为所谓正派中医的孪生兄弟在民间行医。他们口中叫着发扬传统医学,以中医身份行医,但却用西医议器和药物疗病,因西医、西药诊病准确,药效安全可靠,但最终的结果是:医好了就是中医之功,出了事故就是西医的问题。在社会上起到的效果是贬低西医,葬送中医。这些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要想杜绝,还得靠中医们各自清理门户。这样,中医也许会晚一点死亡。

没有见过西医骗子,西药疗效明确,安全可控,说明书记载全面,骗子无技可施。就知道中医骗子满天飞,包括在中药里添加西药成分。巫医巫药何时了,中医骗子知多少?千千万万张悟本,前赴后继没完了。

没见过西医骗子,只见过中医骗子,多得满地爬。那些卖中药保健品的几乎全是骗子,那些装模作样号脉的也是骗子,那些吹牛皮夸大中医药疗效的也是骗子,还有一大批无意识地骗人的中医。中医药掺西药,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实际也是为了掩盖中药作用极小的事实。总之,只有中医拼命往现代医学上靠,没见那个西医特别崇拜中医的。题主所说的现象不存在。

这句话用汉语语法,应该这样说:许多“医生”把西药加进中药(以增加疗效),屡禁不止怎么办?一共用了23个字。

以我愚见,这就是中西医结合呀!能拔毒就是好膏药!第二,“屡禁不止”?谁禁了,谁不止了?捕风捉影不好。

复合肥含量为什么一般不超过56?

就生产而言,把复合肥的含量做高一点没问题,如磷酸二氢钾

就作物而言,它吸收营养元素碳氢氧占94%左右,其他营养元素占6%左右,没有必要把复合肥等的含量做得太高,作物吸收养分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浓度过高会产生肥害,参考”报酬递减律”。

科学家讲过: 你把作物当人看。试想…为什么工厂不把白酒的浓度做高一点,老是52%左右,你试试喝酒精,99%的,喝一口管三天。

说起复合肥,里面还真的就有说道了,复合肥对农作物的有效元素无非就是氮、磷、钾。至于其他的那些微量元素,噱头大于实际应用,所谓的那些讲究和科学,无非就是那些实验室里的学问和理论,试问有几个农民会去化验自己土壤里的成分呢,但是氮磷钾的缺乏是肯定的。

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复合肥所标注的那些微量元素,到底对自己的农作物能增产多少,谁也说不清楚,只有氮磷钾才实实在在的看到了效果。其他的都是为了钱而去的。

真正的氮磷钾复合肥品种并不是很多,无非就是各种磷酸铵之类,氯化钾、硫酸钾、磷酸钾之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磷酸二铵((NH4)2HPO4),民间俗称二铵。

磷酸二铵的有效成分总含量64%,其中含氮18%,含 磷46%;他是所有复合肥中有效含量最高的。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麟的含量是以五氧化二磷(P2O5)的含量计算来的,其他的磷肥也是一样。其他的复合肥有效成分含量,也都是都由它自身的化学分子式决定的。(请注意;最大规模的就是最便宜的,比如二胺和尿素)(小众的,特殊用途的另当别论)

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很少有人分得清复合肥和复混肥的区别,所以市面上真正大量充斥的却是琳琅满目的复混肥,有的标注是复混肥,但也有的标注复合肥(较少)。

复合肥是化工合成的,而复混肥则是按一定比例物理混合的,这个比例可以随便调节,这就引出了众多的含量不同,复合肥就不会,他只有一种分子式的化学含量。

为什么会有复混肥呢,其实就是一些人利用了普通农民不了解化肥的本质,利用含量的区别,从中牟利的一种手段。至于到底农民自己土壤中需要多少,谁也不知道,只知道复合肥比纯氮肥效果好而已。

至于说价格差距有多大呢,这个很容易计算出来的;

举个例子;

复合肥含量,不是不能超过56%,而是“不做”,或者“不敢这样做”,或者“不能这样做”。

因为,大家都知道复合肥都是“为了多赚钱”的——复合肥厂家要多赚,复合肥厂家的业务员要多赚,“卖复合肥的”要多赚,这3方面都要多赚,钱从哪里来呢?——复合肥“卖的贵”肯定没有人买,这条路行不通;所以,复合肥只好走【降低含量,降低价格】来获取比较大的利润。

谁说“卖复合肥”赚钱不多,那就是忽悠你呢!

——因为,如果“卖复合肥”赚钱少的话,他们为啥不卖二铵、尿素、氯化钾呢?

复合肥含量57%以上很简单

35斤磷酸二铵(18%的纯氮+46%的纯磷)+35斤氯化钾(60%的纯钾)+30斤尿素=100斤=57.2%氮磷钾含量。

这个配方,做为小麦底肥,是最好的,也是最省钱的,因为在2020年秋天的种田大户在北方农村科技顾问团“十星科技”团队的指导下,100斤57%氮磷钾的肥料仅仅99元【按照市场上肥料的零售价购买】!可是,这个价格“卖复合肥的”愿意卖吗?

下图,这些“卖复合肥的”一袋赚农民50元以上,甚至一袋复合肥赚农民80元,他们又怎么舍得给你上高含量的肥料呢?

谁说没有超56%的复合肥?64%的磷酸二铵是不是复合肥?含量高达86%以上的磷酸二氢钾是不是复合肥?复合肥并非只是含氮磷钾三种元素,它也可以含氮和磷,或磷和钾两种元素。

什么是复合肥?

复合肥是指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如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等。含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如我们常用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而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各种复合肥料的养分种类与搭配比例不同,其养分含量及有效成分也不同。一般来说,复合肥的总养分含量在25%-60%的范围内居多。总养分含量在25%-30%的为低浓度复合肥,在30%-40%的为中浓度复合肥,大于40%的为高浓度复合肥。

高浓度复合肥是复合肥发展的一个趋势,人们在选肥上也往往看好养分含量高的复合肥,如氮磷钾含量为15-15-15,17-17-17的复合肥产品很受青睐。实际上,如果一种肥料只是养分浓度高,而养分比例不适当,其增产效果并不好,且肥料利用率低。

如氮磷钾含量为15-15-15的复合肥,在缺磷较重的新开垦坡地上使用效果较好,但对很多农田来说,其比例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磷比例过高,在熟地上施用要十分慎重。如我们这里种大姜的很多,而含量均衡的三个15的复合肥姜农就不喜欢用,而大都选择含钾量较高的三元复合肥,因为大姜对钾元素的需求大。

高养分含量的肥料只有在高利用率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效果,否则不但成本高,而且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水体等环境受到污染

再加上高含量的复合肥料在制造工艺上也存在着一些不易,厂家也不太乐意忙目的加大养分配对比。

同时,高养分的复合肥料也存在着一定的毒害性,如杀种烧苗等。农民有一些偏好,不看复合肥浓度的高低,还是按自己在用45含量的用量来施用,很可能会造成肥害。

总之吧,高于56%含量的复合肥有很多,这是厂家愿不愿意干的事,不过,厂家也得考虑成本,好不好销售,大家是不是都喜欢,还得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国家提出的"双减"的方针,及厂家所负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关于复合肥含量为什么不超过56,这指的应该是含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理论上计算复合肥含量都是用组成复合肥物质的分子量来进行计算的,按现有技术合成尿素,硫酸钾,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纯度都达标配比合成三原素复合肥,理论上用所在分子量计算56%已是最高值了,在实际生产中,原料纯净度和工艺上有时未能达标,实际含量要低于56%,那二原素复合肥就不一样,组成原素有差别,三原素复合肥有效含量大于56%全是虚***宣传,不合实际,***厂家,一定要注意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药化肥用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药化肥用量***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9178.html

复合肥农药使用
洒农药化肥图片,洒农药化肥图片大全 如何改变农村经济收入,如何改变农村经济收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