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 农药化肥,陈锡文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陈锡文 农药化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陈锡文 农药化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18年水稻国储会继续收购吗?
会继续收购,但因为保护价大幅下调,农民的收益也将会低于上年,收购的数量可能也不及上年多。
一方面,国家大幅下调了2018年最低收购价格。其中,三等的粳稻最低收购价格下调了0.2元到1.30元/斤,中晚籼稻下调了0.1元到1.26元/斤,早籼稻价格下调了0.1元到1.20元/斤。降价幅度之大,比2013年大幅提高保护价的幅度还要大。这也将拉低我国稻谷市场价格的底部空间。
另一方面,国家目前手中存储的托市稻谷库存,应该是2004年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最高的水平,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2013、2014、2015年产的稻谷,这部分粮食有的面临超期储存的问题,有的也到了该出售(稻谷储备轮换周期是2年)的时间,所以2018年稻谷的去库存任务艰巨、压力很大。从上周开始,国家正式启动了托市稻谷拍卖,粳稻、中晚籼稻的拍卖底价大幅调低,为的就是吸引加工企业积极参与竞拍。这也将为今年的托市收购腾出仓容来。
再者,农业部日前发布了2018年的种植指导意见,要求东北地区重点压减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长江流域重点压减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力争水稻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当前,我国从南到北正在展开春耕备耕,农民真正到了选择种什么品种、或者种不种的问题了。因为保护价水平大幅下调的同时,包括化肥、农药、农用柴油等农资的价格却大幅度上涨,当然还有人工成本一直在上涨,种植成本今年看来肯定是要高于上年了,这也意味着种植普通稻谷(就是国储收购的品种)面临着收益下滑甚至亏损的风险,所以建议农民朋友合理的调整种植结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的优质稻谷或许是今年最好的选择。
水稻不需要国家保护收购了,因为现在这个价格还需要保护价吗?种田的人如果价格还低的话就无人愿意种粮食,没有利润有可能亏本,种一亩田一年的利润不如打一天工的钱多,种粮还有意思了吗?
近期,从国家权威人士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到,高层对玉米收购改革的成果是非常满意,玉米价格先降低托市收购价,到逐步放开让市场定价的改革逻辑,被证明是可行的,有效的。这就为稻米的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稻谷和小麦是涉及到口粮安全的重要农产品,高层对于这个还是比较谨慎的,2017年国家已经下调了稻谷托市收购价格,开始转变市场的预期,权威人士也表示,收储价格改革的成功关键在于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目前这个方面稻谷和小麦还有一定差距,所以政策上求稳的最优策略就是逐步调减托市收购价格,逐步向市场价格靠拢,降低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且目前临近2020年的扶贫收官战的关键时点,稳定才是最好的改革。因为,预计2018年水稻国储仍将继续收购,但是价格仍继续下调。
众所周知,今年国家下调了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目的也是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使小麦和稻谷的价格逐步向市场靠拢。
其中,稻谷最低收购价的下调幅度为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比2017年分别下调0.1元/斤、0.1元/斤和0.2元/斤。
这也就意味着在2018年,广大稻农在出售自己水稻的时候,价格比去年要降低0.1元每斤至0.2元每斤不等。
水稻收购价格下调,那么农民收益是不是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呢?据笔者了解,这种担心是有些多余的,因为我们的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的一席话算是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不久前表示,国家在下调稻谷收购价格的同时,也对种粮农民***取直补的方式适当补助农民,来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所以,请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放心大胆的种植水稻吧,国储收购依旧会存在。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国家在粮食收购,储存,价格方面总是不稳定,政策沒有标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伤种粮农民的心,弄不好会逼着农民不往国库卖粮,自己控制粮价,谁给钱多就把粮食卖给谁,种粮农民自已控制粮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锡文 农药化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陈锡文 农药化肥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4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