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历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历程简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历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历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农业改革?
三次土地改革
第一次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
地主的私有财产、祖祖辈辈苦心经营积累的财富被强行剥夺分给了本村民众。
随着地主的被打倒,农业经营管理阶层消失了;随着农业经营管理阶层的消失,土地带给人的安全感丧失了。
建国初期是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积极性,结果很成功,但没有改变私有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革。
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是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是一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对安徽凤阳一带的好处最大。原因:改革开放,结果:使生产力大大发展,农民积极性提高,使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新的阶段。
第一次农业革命: 1949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没收了仅占农村人口20%的地主与富农所占有的80%的土地,分配给了占农村人口80%的无地或少地的贫下中农。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胜利完成。加上老解放区土地改革,全国大约有3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它一些生产资料。
土地改革的胜利,结束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与压迫,终结了农民对地主阶级的依附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为新中国立国树威的第一仗,即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次农业革命:1957年至1982年,即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中国的农业也曾经是一只很大的船,中国数亿农民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组织——人民公社。1958年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这是中国***的创举,中国人民的创举,她终结了中国二千多年来封建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中国农民第一次有组织的集体生产,二千多年来中国的第一大农业组织。由此,农村教育、医疗、公益事业与***,大水利建设,乡镇企业,农业科技,农村商业,民兵组织与国防等大量设施建设较新中国成立前期有了质的飞跃与改变,人民得以温饱并不断走向富裕。
然而,正如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民公社同样不可避免的、绕不开、躲不过的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共产风、吃大锅饭、冒进浮夸、穷过度、平调风”等等,这些错误后来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纠正。
新中国是在积贫极弱的基础上成立的,中国不可能通过侵略去掠夺他国的财富,只能通过自己的原始积累。
第三次农业革命:1***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分田到户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模式”,拉开了中国农村,一家一户的、包产到户的、分田单干的、小农经济的序幕。此后,全国的人民公社纷纷撤销,将田地分给了一家一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底,全国的人民公社基本撤销完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历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历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8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