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与区划,农村经济与区划的关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村经济与区划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农村经济与区划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村集体经济的分配方式?
1.坚持民主决策。年度收益分配方案要坚持分配与积累并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见;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规范履行民主程序,主动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示公开。
2.坚持效益优先。依据当年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净收入,确定分配额度和比例。参照先进地区做法,可分配收益不足10万元或户均可分配收益不足200元的,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意,可以不向成员进行收益分配,主要用于集体公共积累和发展集体经济。收益较多年份应控制分配额度,并结转下年使用,实行“以丰补欠”。
3.坚持同股同权。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中有关收益分配的约定,按照农户享有的股份份额进行年度收益分配,实行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4.坚守底线红线。严禁私分集体资产,严禁举债分配、亏空分配、清空分配,严禁因区划调整、班子换届等因素搞突击分红。年度亏损未弥补前经研究可暂不向成员进行收益分配。
乡村区划含义?
乡村区划分是属于行政部门管理的划分,区***一般属于县处级单位的,它属于市级***管辖,乡级划分区域属于科级单位,它属于县区级管理的单位,村级属于一个镇***部门划分的一个行政区域,村级领导一般都是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村委会组成的基层单位。
乡的划分根据区域的经济结构、人口状况和土地面积等因素划分。一般乡由若干个行政村组成,人口在5千至2万人之间,区域面积相对比镇小,人口比镇少,经济相对薄弱,并以农业人口为主。乡是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域单位,与镇同级,都属于乡科级,乡比镇区域面积小,人口规模少,经济发展弱。 根据有关规定,有以下情况的可以撤乡改镇:
1、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可以设镇的建制;
2、本乡总人口达2万人以上,乡***驻地非农业人口达2千人以上的,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山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千的,如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什么是乡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级行政区所划定的区域内,通过对经济社会***的统筹安排和优化,形成的一种开放的、功能性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行政区位型区域经济,以县市为中心,乡(特别是建制镇)为联系,与广大农村腹地
乡域经济是最小范围的区域经济,属于地域分工体系中的最基础性环节,是我国国民经济五级构架中的最基层,是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最直接的平台。乡域经济是一种具备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比较明确、产业特色突出、具有一定辐射力的区域经济,其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或支柱产业、发挥乡域***优势或比较优势、培育骨干企业(或经济组织)和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乡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多样性、独特性、可变性的特点。乡域经济是现代新农村经济,其发展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引擎与支撑,农民致富、农村繁荣要依靠乡域经济的带动。
乡域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经济的运行。乡域经济的发展会使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其发展过程中与整个经济的互动也会愈发明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经济与区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村经济与区划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rex565.com/post/36636.html